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音乐先声(ID:nakedmusic),作者范志辉,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发布。
盘坐于书案之前,身后是古朴的书法作品,面前摆放着笔墨纸砚。她唇齿清亮,眼眸明澈,发髻垂落脑后,身着天青色汉服,缓缓向观众介绍自己。这是人民网“8.28·AI之夜”上虚拟歌手陈水若的惊艳亮相。作为网易云音乐与小冰联手打造的虚拟厂牌WAWAIDO!首批12位成员之一,她的容貌、声音乃至技能均由AI技术生成。当晚,陈水若以国风主题情景节目《风雪千千》登场,三套精致的国风造型搭配古典器物与悠扬旋律,其超高完成度的表演几乎以假乱真,令人惊叹。图源说明:图片由AI生成,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
目前,虚拟歌手陈水若主演的《风雪千千》节目及歌曲音频已登陆网易云音乐App及网页端,并于9月6日晚起在网易云音乐各大官方账号陆续上线。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形象多变、持续迭代的AI歌手逐渐打破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赢得众多粉丝的喜爱。而AI歌手背后的技术团队也在不断创新,探索AI与音乐结合的更多可能性。
AI音乐的欣喜与阵痛
“我的粉丝们已正式接受我就是一名冷门歌手的事实,而我的AI角色却成了顶流。”2023年,随着AI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各大平台中“AI孙燕姿”翻唱的作品凭借极具辨识度的音色和超凡的曲风驾驭能力火爆出圈,就连孙燕姿本人也调侃自己的AI角色是新晋顶流。出道23年来,孙燕姿共发行435首歌曲,而AI孙燕姿出道不足一年,全网发行作品已逾千首。AI音乐的创作效率,让传统音乐制作望尘莫及。
值得关注的是,AI音乐不仅大幅缩短了创作时间与成本,还能帮助音乐人创作出更多元化的作品。今年3月,陈珊妮亲自“调教”AI vocal并发行单曲《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歌曲中的每个音符、呼吸、和声乃至封面设计,全部由AI完成,却几乎以假乱真地骗过了乐迷。作为率先拥抱AI技术的音乐人,陈珊妮在接受采访时反问:“如果我们可以以更少的时间成本降低参与流行音乐的门槛,是否能让流行音乐产业容纳更多创意与想象?”
提高创作效率、降低音乐门槛、带来多样化作品,AI音乐为行业带来的欣喜已形成新兴趋势:从“AI孙燕姿”到“AI陈珊妮”,AI技术不再局限于粉丝二创,而是成为专业音乐人的创作辅助工具,推动音乐行业的生产力变革。
然而,AI音乐的欣喜也伴随着阵痛。AI技术底层逻辑是通过海量预数据训练,学习现有音乐作品并生成同风格创作。现阶段,AI音乐主要模仿已有形式,真正的创新仍需注入音乐人的情感与灵感。此外,AI音乐对行业造成巨大冲击,而相关法律又严重滞后。从预训练音源素材到最终作品,版权争议问题层出不穷。许多观望AI技术的音乐人面临如何合法使用AI的难题,导致AI音乐多停留在娱乐工具层面,难以实现更广泛的商业应用。
因此,若想释放AI音乐的最大价值,必须从源头上解决版权问题与价值分配,让人机共创成为辅助音乐人的关键力量,为AI音乐内容注入更生动的灵魂。
让音乐人先“AI”起来
在技术局限与争议面前,网易云音乐、小冰公司等平台已积极行动。此次在人民网“828·AI之夜”献唱的陈水若,正是来自网易云音乐与小冰合作推出的AI歌手音乐创作工具网易云音乐·X Studio。该工具内置包括陈水若在内的12位小冰家族虚拟歌手,能演唱摇滚、流行等多种风格,音色涵盖甜美、可爱、悠扬等多种类型。目前,这一创作工具已向网易音乐人开放,音乐人和爱好者只需输入曲谱与歌词,选择心仪的虚拟歌手,几秒钟即可听到音乐创想。
正如网易CEO丁磊在2023上半年财报电话会中所说,AI能创作出成熟度极高的音乐作品,尤其在编曲方面,但还难以达到顶尖水平。因此,网易云音乐在AI音乐领域的研发更多聚焦于音乐人创作辅助工具,以创新工具普及先行者的身份,让更多人轻松使用AI创作。
此前,网易云音乐还推出AI音乐创作平台网易天音,创作者可输入旋律、主题和歌词等信息,平台自动生成对应音乐,成为众多音乐人的灵感催化剂。当网易天音遇上网易云音乐·X Studio,创作者无需繁琐的代码训练,以零门槛交互体验自由调试歌词、旋律、编曲和演唱风格,直观感受作品效果。这体现了网易云音乐在AI技术探索中以人为核心,强调人机共创中技术的辅助作用,更突出创作者的主体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重视原创的流媒体平台,网易云音乐充分尊重音乐版权价值。针对人机合作版权问题,网易云音乐·X Studio已推出基于音乐人、AI创作参与比重的版权确权与分成解决方案,为行业树立了有益探索。在解决技术和版权难题后,网易云音乐还将站内外资源对接给音乐创作者,寻找AI音乐的更多落地可能,助力其真正出圈。
近日,网易云音乐启动首届AI歌曲创作大赛,以活动形式鼓励音乐人使用AI创作工具投稿,引导更多创作者参与,帮助其找到AI作品的长期价值。此外,网易云音乐将持续向AI音乐作品倾斜资源,结合网易音乐人品牌及专业宣发企划团队,为AI音乐提供全方位支持,打造爆款内容,助力AI音乐蓬勃发展。
如果说AI创作工具技术赋能创作端的提质增量,让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多元,那么不断涌向AI音乐的宣推资源将为这些作品注入走向大众市场的动力,让AI音乐突破娱乐化属性,进阶到更广泛的商业场景。
可见,在AI赋能音乐创作领域,网易云音乐已为行业探索出清晰可操作的路径,实现从创作工具到作品落地、爆款打造的全流程覆盖。这也让整个行业看到,AI并非小众技术革新,而是推动音乐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如何成就最强创作工具?
一直以来,网易云音乐都是华语乐坛的原创音乐重镇。截至2023年6月,平台原创音乐人数量超64.6万,共创作约280万首音乐曲目。面对海量原创音乐人资源,网易云音乐始终围绕如何让音乐人更好创作、如何激发更多创意和灵感展开服务。
在网易云音乐·X Studio上线前,平台已研发多个辅助创作功能。2022年7月,网易云音乐推出“灵感充电站2.0”,为创作者提供针对性内容及工具服务,包括热评歌词素材库、歌词押韵助手、热歌趋势分析、伴奏曲库、获奖好歌库等。借助这一功能,音乐人可快速锁定流行趋势,拓展创作思路,打造爆款作品。
此外,网易云音乐在说唱音乐爆发后,针对行业注意力失焦问题,率先解决国内beat交易乱象,推出beat交易平台BEATSOUL。平台上,beatmaker可自由交流、交易,所得归创作者所有,实现作品高效变现,也为小众创作者提供交流社区。
随着AI技术向辅助创作的渗透,网易云音乐的创作工具体系不断迭代升级。不妨设想:一名音乐人或爱好者,可借助“灵感充电站”捕捉流行趋势,突破创作难点,获得歌词灵感;随后在网易天音上获得作曲、编曲灵感,并加入个人想法,进行训练和调试,最终完成成熟作品;最后将作品导入网易云音乐·X Studio,选择心仪的虚拟歌手演唱,点击鼠标即可实现音色和风格遴选。或将自己制作的Beat上传至BEATSOUL,与其他创作者交流变现。
这就是网易云音乐平台创作工具体系的强大之处。它不仅降低音乐创作门槛,提升质量,还打通音乐人创作、收益全链路,让AI音乐作品也能找到受众。这也印证了小冰公司CEO李笛等嘉宾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圆桌论坛上的观点:要加速推动AI与产业融合,把握自身优势,优化路径探索,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产业发展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层面,网易云音乐正降低AI音乐使用门槛,以超高的操作友好度与全周期辅助功能赋能更多音乐人;运营层面,平台正通过多元资源和现实案例,助力更多优秀AI作品涌现。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正如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水电煤”,我们相信,AI技术也将成为音乐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AI创作工具则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当音乐创作生态进化到下一阶段,像网易云音乐这样的先行者,必将迸发更大商业价值,为中国原创音乐打开新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