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9 日,Neuralink 官网宣布获得独立审查机构批准,正式启动首个人体临床试验招募工作。这项名为 PRIME 的研究(Precise Robotically Implante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是一项开创性的调查性医疗设备试验,旨在评估 Neuralink 全可植入式脑机接口的安全性及初步功能,使瘫痪患者通过思维控制外部设备成为可能。

PRIME 研究在 FDA 于 2023 年 5 月颁发的调查性设备豁免(IDE)下进行,标志着 Neuralink 使命迈出重要一步——创建通用脑接口,帮助因颈部脊髓损伤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导致四肢瘫痪的人恢复自主权。该研究将同时评估 N1 植入物硬件、R1 机器人及 N1 应用软件三方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所有设备均为调查性,不对外销售。

Neuralink 执着于人脑植入芯片的背后,是马斯克的宏伟愿景。他曾在 2016 年的一次旅行中抱怨用拇指打字耗时,提出要建立思想与机器的高速连接。马斯克认为,最终的人机界面应能直连大脑,通过头骨内芯片实现信号双向流动,速度提升百万倍,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机共生。为此,他于 2016 年底创立 Neuralink,致力于将小型芯片植入大脑,实现心智融合。

Neuralink 的创意受科幻小说启发,尤其是 Ian Banks 的《文明》系列中“神经蕾丝”技术。马斯克视此为抵御人工智能威胁的护盾,计划通过帮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等群体,找到商业用途支持长期目标:保护人类免受邪恶人工智能侵害。

Neuralink 联合创始人 Dongjin Seo 因年少时英语不佳,深感“有想法却表达不出来”的痛苦,立志开发大脑植入物实现高效表达。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期间,研发出“神经尘埃”微型植入物。技术投资人 Shivon Zilis 因阅读《机器之心》成为技术极客,加入 Neuralink 后,不仅成为高管,也成为马斯克的亲密伴侣。

Neuralink 的底层技术基于 1992 年犹他大学发明的犹他阵列,但马斯克计划打造拥有 3000 多个通道的集成脑机接口平台。他强调产品制造与部署的重要性,通过高速机器人植入芯片,实现无线数据传输。2020 年,他在 Neuralink 实验室展示了早期版本,成功在小猪大脑中植入芯片,检测其运动信号并控制电子游戏。

然而,马斯克对复杂设计不满,要求打造一体化设备,无电线、无连接、无路由器。工程师们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实现通过蓝牙传输数据。但芯片尺寸限制成为难题,马斯克提出扩大芯片直径,最终成功植入猕猴大脑,使其通过脑电波玩电子游戏。

2021 年年底,马斯克对进展不满,要求 Neuralink 向让瘫痪者重新走路的目标推进。他召集团队宣布新任务,并每周参加审查会议。首席工程师 Jeremy Barenholtz 提出,大脑信号通过化学扩散传播,展示了肌肉刺激方法及实验猪的视频,证明目标原理符合物理学。

Barenholtz 建议考虑视听刺激,让失聪者听到、失明者看到。马斯克提出更酷的视觉增强方案,如红外线、紫外线等。2022 年 9 月,马斯克催促团队公开展示进展,最终在 11 月 30 日举办活动,宣布恢复视力的短期目标,并计划让脊髓受损者恢复运动功能。

2022 年 9 月,马斯克在实验室研究行走过程中的机械动力学和信号过程。2023 年 4 月,Neuralink 完成最后一轮动物实验,获得 FDA 批准开始人体试验。马斯克持续敦促团队公开展示进展,希望通过透明度获得公众支持,正如他直播星舰发射一样,即使可能失败,也要勇于探索。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15日

14:44
11月15日,京东物流与中铁快运强强联手,正式开启“武汉=广州”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项目。这一创新合作标志着两大物流巨头在高铁快运领域的深度整合,为国内物流行业注入强劲活力。5时58分,DJ892次列车满载高附加值货物从汉口站缓缓驶出,4时38分,DJ890次列车也从广州白云站鸣笛发车,双向奔赴的列车开启了高效协作的新篇章。 此次试点项目精准聚焦时效要求严苛...
14:44
X平台今日正式官宣推出全新Chat功能,全面升级并取代原有的私信系统,开启即时通讯体验的全新篇章。据科技媒体Engadget最新报道,这款集思广益打造的聊天工具已在iOS和网页端同步上线,安卓版本也即将择期推出,覆盖全平台用户。新版Chat平台不仅整合了音视频通话、文件共享等现代化通讯功能,更彻底打破了过去单一的文字交流模式,为用户带来更加立体丰富的沟通体验...
14:44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北京时间11月14日16时30分,太阳活动区14274爆发了罕见的X4.0级耀斑,这已是该活动区在当前自转周期内第五次触发X级耀斑爆发。这一强烈太阳活动伴随着剧烈的日冕物质抛射现象,由于爆发位置位于太阳右侧偏北部,其喷射出的高能粒子流方向与地球存在一定夹角,但仍有部分物质可能抵达地球。 此次耀斑爆发恰逢我国...
14:44
近日,一起发生在盐靖高速的交通事故引发广泛关注。据一名乘客反映,其母亲乘坐领克900时遭遇腰椎骨折,经鉴定构成九级伤残。该乘客对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多个细节提出质疑,包括车辆安全气囊未弹出、安全带未锁死以及关键数据被锁定等问题,引发社会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深度探讨。 面对舆论压力,领克汽车于11月13日迅速作出官方声明,对事故情况进行了详细解释。声明指出,事发时车辆...
14:12
2025年11月15日,中国空间站第九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搭乘神舟二十一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标志着我国空间探索与科学研究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此次返回的下行样品总重量达46.67公斤,涵盖了26个精心设计的实验项目,其中生命科学实验9项,材料科学实验32项,燃烧科学实验3项,内容丰富多样,涉及面广。这些珍贵的实验样品由中国科学院统一组织回收,将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深入...
14:12
11月14日16时30分,北京时间,太阳活动区14274再次掀起一场剧烈的宇宙风暴,爆发出X4.0级耀斑的强烈光芒。这一现象不仅是该活动区在当前自转周期内的第五次X级耀斑爆发,更彰显了太阳活动的异常活跃态势。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凭借先进的监测技术,第一时间确认了此次耀斑的强度与特征,并对外发布权威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此次耀斑威力惊人,但监测报告并未提...
14:12
2025年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携手北京融为科技有限公司,在云南丽江成功完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星地微波高码率通信实验。此次实验不仅验证了前沿通信技术的可行性,更在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实验团队在X频段实现了6.0Gbps的数据传输速率,而在Ka频段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16Gbps。这一成果充分证明了高阶调制技术在星地通信领域的...
14:12
科技媒体TechCrunch最新报道,特斯拉正式在官方网站上线全新板块,首次公开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的安全性能报告。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揭示了FSD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卓越表现:搭载该系统的车辆平均每行驶500万英里才会发生一次重大碰撞,这一数据显著优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统计的69.9万英里行业平均水平。 报告特别强调其数据统计的严谨性。特斯...
14:12
TCL华星近日在印刷OLED领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宣布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成功推出多款全球首款创新产品,引领行业迈向新高度。其中,备受瞩目的5.65英寸Real Stripe RGB OLED手机显示屏,凭借其高达390PPI的分辨率,经过先进的视觉优化技术处理,实际显示效果可媲美490PPI的细腻体验,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高清视觉盛宴。这一突破不仅彰显了T...
13:41
中集集团近日传来振奋消息,旗下中集来福士龙口基地成功为挪威船东Norwegian Car Carriers(NOCC)打造出全球首艘满足IMO 2026电动汽车安全新标准的70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并正式命名为“NOCC PACIFIC”。这艘总长199.9米的现代化巨轮不仅配备了先进的双燃料系统,更在港口作业时实现零排放,彰显了绿色航运的坚定承诺...
13:08
2025年11月15日,江苏省正式宣布对汽车焕新促消费补贴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将最高补贴额度提升至1万元,旨在进一步刺激汽车消费市场活力。此次政策优化不仅惠及广大消费者,更体现了地方政府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高度重视。补贴政策覆盖范围明确,凡是在2025年9月5日之后提交申请的消费者,均有机会享受此次升级后的补贴红利。 根据最新政策规定,补贴活动将持续整个...
13:08
2025年11月15日,中国重汽通过官方互动平台发布重要运营信息,透露公司当前订单储备充足,为后续生产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企业正依据订单结构特点,科学规划生产节奏,通过优化排产流程,确保每一辆重卡都能按照客户要求的时限精准交付。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重汽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更彰显了其在生产管理方面的精细化水平。公司表示,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与优化客户服务体验,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