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9 日,Neuralink 官网宣布获得独立审查机构批准,正式启动首个人体临床试验招募工作。这项名为 PRIME 的研究(Precise Robotically Implanted Brain-Computer Interface)是一项开创性的调查性医疗设备试验,旨在评估 Neuralink 全可植入式脑机接口的安全性及初步功能,使瘫痪患者通过思维控制外部设备成为可能。

PRIME 研究在 FDA 于 2023 年 5 月颁发的调查性设备豁免(IDE)下进行,标志着 Neuralink 使命迈出重要一步——创建通用脑接口,帮助因颈部脊髓损伤或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导致四肢瘫痪的人恢复自主权。该研究将同时评估 N1 植入物硬件、R1 机器人及 N1 应用软件三方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所有设备均为调查性,不对外销售。

Neuralink 执着于人脑植入芯片的背后,是马斯克的宏伟愿景。他曾在 2016 年的一次旅行中抱怨用拇指打字耗时,提出要建立思想与机器的高速连接。马斯克认为,最终的人机界面应能直连大脑,通过头骨内芯片实现信号双向流动,速度提升百万倍,从而实现真正的人机共生。为此,他于 2016 年底创立 Neuralink,致力于将小型芯片植入大脑,实现心智融合。

Neuralink 的创意受科幻小说启发,尤其是 Ian Banks 的《文明》系列中“神经蕾丝”技术。马斯克视此为抵御人工智能威胁的护盾,计划通过帮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等群体,找到商业用途支持长期目标:保护人类免受邪恶人工智能侵害。

Neuralink 联合创始人 Dongjin Seo 因年少时英语不佳,深感“有想法却表达不出来”的痛苦,立志开发大脑植入物实现高效表达。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期间,研发出“神经尘埃”微型植入物。技术投资人 Shivon Zilis 因阅读《机器之心》成为技术极客,加入 Neuralink 后,不仅成为高管,也成为马斯克的亲密伴侣。

Neuralink 的底层技术基于 1992 年犹他大学发明的犹他阵列,但马斯克计划打造拥有 3000 多个通道的集成脑机接口平台。他强调产品制造与部署的重要性,通过高速机器人植入芯片,实现无线数据传输。2020 年,他在 Neuralink 实验室展示了早期版本,成功在小猪大脑中植入芯片,检测其运动信号并控制电子游戏。

然而,马斯克对复杂设计不满,要求打造一体化设备,无电线、无连接、无路由器。工程师们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实现通过蓝牙传输数据。但芯片尺寸限制成为难题,马斯克提出扩大芯片直径,最终成功植入猕猴大脑,使其通过脑电波玩电子游戏。

2021 年年底,马斯克对进展不满,要求 Neuralink 向让瘫痪者重新走路的目标推进。他召集团队宣布新任务,并每周参加审查会议。首席工程师 Jeremy Barenholtz 提出,大脑信号通过化学扩散传播,展示了肌肉刺激方法及实验猪的视频,证明目标原理符合物理学。

Barenholtz 建议考虑视听刺激,让失聪者听到、失明者看到。马斯克提出更酷的视觉增强方案,如红外线、紫外线等。2022 年 9 月,马斯克催促团队公开展示进展,最终在 11 月 30 日举办活动,宣布恢复视力的短期目标,并计划让脊髓受损者恢复运动功能。

2022 年 9 月,马斯克在实验室研究行走过程中的机械动力学和信号过程。2023 年 4 月,Neuralink 完成最后一轮动物实验,获得 FDA 批准开始人体试验。马斯克持续敦促团队公开展示进展,希望通过透明度获得公众支持,正如他直播星舰发射一样,即使可能失败,也要勇于探索。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0日

23:38
2025年11月20日,科技巨头IBM正式宣布与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思科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启动量子计算机网络的建设项目。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计划,将致力于推动量子通信技术的突破性发展,通过构建全新的量子网络架构,显著提升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计算效率,为未来数字经济的演进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消息一经发布,IBM股价当日便出现强劲反弹,涨幅超过3%,充...
23:38
2025年11月20日,一项发表于《认知科学趋势》期刊的突破性研究,首次揭示了部分人群无法从音乐中体验到愉悦感的深层原因。这些个体听力功能完全正常,同样能够从金钱奖励等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但其大脑听觉区域与奖赏系统之间存在着令人意外的连接障碍。 研究人员通过精心设计的问卷评估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全面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
23:38
2025年11月20日,谷歌正式发布了革命性的图像生成与编辑模型——NANO BANANA PRO(Gemini 3 Pro图像),标志着其在多模态内容生成领域的技术实力再攀新高峰。这款全新模型不仅大幅提升了图像生成的清晰度与细腻度,更在多语言文本的生成精度与可读性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谷歌此次发布的重要举措,正值北京时间今日,其背后旨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公司在...
23:38
2025年11月20日,谷歌正式推出一项革命性功能,允许用户通过Gemini应用轻松检测图片是否由其AI工具创作或编辑。这一创新功能基于先进的SynthID隐形水印技术,能够以肉眼难以察觉的方式标记AI生成内容,为数字图像的真实性提供可靠保障。目前该功能主要应用于图像领域,但谷歌已规划将其逐步扩展至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格式,并最终整合进谷歌搜索生态系统,构建更...
23:38
2025年11月20日,谷歌重磅推出革命性图像生成与编辑模型Nano Banana Pro(Gemini 3 Pro Image),这一创新成果基于备受赞誉的Gemini 3 Pro架构精心打造,在图像处理领域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该模型不仅具备高精度文本渲染能力,能够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栩栩如生的视觉内容,还支持多图融合技术,让用户可以自由组合不同图像元素,创造出...
23:38
2025年11月20日,科技界迎来一项震撼人心的突破——智元远征A2机器人(编号SNA210041BA00652)成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遥远的跨省行走挑战,其起点为苏州繁华的金鸡湖,终点是上海标志性的外滩,全程整整百公里。这场历时数日的壮丽征程,完全由机器人自主步行完成,其足迹遍布多个城市的道路与交通枢纽,每一次迈步都彰显着其超凡的运动控制能力与卓越的环境适...
23:38
2025年11月20日,谷歌DeepMind公司正式宣布了一项重要人事任命,任命前波士顿动力公司首席技术官Aaron Saunders担任硬件工程副总裁一职。这一任命不仅彰显了DeepMind对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更预示着其在通用机器人控制平台开发上的雄心壮志。 Saunders先生在机器人研发领域拥有卓越的成就和丰富的经验。他曾长期担任波士顿动力公司...
23:38
2025年,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将迎来其第六代10纳米DRAM产能的跨越式增长,计划将月产能从现有的2万片大幅提升至16万至19万片,增幅高达8至9倍,这一举措标志着其产能扩张进入全新阶段。此次扩产的核心目标直指快速崛起的AI推理应用市场,预计该类DRAM将占据其总产能的三分之一以上,凸显了AI技术在半导体领域的战略地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重心逐步从资源...
23:04
2025年11月18日,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评估体系成功通过技术鉴定,该体系由华为数字能源携手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六家权威机构共同研发。这一创新成果经过严格的技术评审,正式获得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权威认证,标志着我国在储能安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该评估体系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全面性,它构建了一个覆盖电化学储能系统从概念设计、建设施工、运行...
23:04
2025年11月20日,华为高管余承东在重要场合正式官宣,鸿蒙智行首款“9系”旗舰MPV即将震撼问世。这款备受瞩目的车型将全面承载鸿蒙智行在高端智能出行领域的技术沉淀,深度融合华为最新研发的智能科技与前瞻造车理念,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出行体验。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强调,新车将在动力性能、智能交互和豪华配置等多个维度实现全面突破,有望彻底颠覆当前旗舰MPV市场的格...
23:04
2025年11月20日,一则重磅消息在私募股权领域引发广泛关注。据三位深度知情人士向本刊独家透露,全球顶级私募巨头KKR正积极筹备其第五支亚洲私募股权基金,目标筹集规模高达150亿美元。若此次募资计划圆满达成,该基金不仅将成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之一,更将再次印证国际资本对亚洲市场的坚定信心与持续看好。 此次募资活动是KKR在亚太地区战略布局的重要...
23:04
2025年11月20日,备受瞩目的华为乾崑生态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行业领袖与合作伙伴参与。在此次大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发布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揭示了乾崑智驾AD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卓越表现。截至10月底,乾崑智驾ADS已累计辅助驾驶里程高达58.1亿公里,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其技术的成熟度,更体现了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