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正迎来2024年的”冷水浴”,成本飙升成为其发展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分析师公司CCS Insight最新报告指出,当前生成式AI领域已陷入”过度炒作”的怪圈,技术的小型开发者正面临运行成本”过高”的严峻挑战。CCS Insight进一步预测,欧盟对人工智能的监管进程将因技术迭代速度过快而陷入停滞状态。
微新创想(idea2003.com)10月10日 消息:CCS Insight在其年度科技行业未来预测中明确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在2024年遭遇重大现实考验。这一备受瞩目技术既拥有改变世界的巨大潜力,也面临着重重现实挑战。报告显示,与该技术相关的成本持续攀升,同时监管呼声日益高涨,共同构成了生成式AI发展的双重压力。
CCS Insight对2024年的核心预测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因成本、风险和复杂性的现实而遭遇”遇冷”局面,逐渐替代当前围绕该技术的过度炒作。首席分析师本·伍德在解读这一预测时强调:”目前,从谷歌、亚马逊到高通、Meta等巨头都在积极布局生成式AI。我们坚信人工智能将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社会变革具有重大意义,尤其能极大提升生产力。但2023年对生成式AI的炒作已远超合理范围,该技术要真正走向市场仍需克服诸多障碍。”
以OpenAI的ChatGPT、Google的Bard、Anthropic的Claude和Synthesia为代表的生成式AI模型,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来运行复杂的数学模型。企业必须采购高性能芯片才能支撑人工智能应用,而英伟达设计的先进图形处理单元(GPU)已成为大型公司和小型开发者的首选方案。如今,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Meta甚至OpenAI都在自主研发专用AI芯片,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伍德指出:”部署和维持生成式AI的成本之高令人咋舌。对于许多组织和开发者而言,这已构成难以承受的负担。”这一现实困境使众多小型开发者和组织面临生存危机。CCS Insight分析师同时预测,欧盟对人工智能的监管将遭遇重大阻力。尽管欧盟有望成为首个制定AI具体监管框架的地区,但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将迫使监管措施不断修订。
伍德解释道:”法规直到2024年末才能最终确立,这意味着行业必须先行采取自我监管措施。”生成式AI今年之所以备受瞩目,在于其能够以人类方式生成新材料,并响应基于文本的复杂指令。尽管该技术在展示AI潜力方面展现出惊人能力,但也引发了政府官员和公众对其可能取代人类就业岗位的担忧。因此,多国政府已开始呼吁加强AI监管。欧盟正在推进的AI法案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规,将采用基于风险的管理方法,甚至可能完全禁止实时面部识别等特定技术。对于OpenAI的ChatGPT等基于大型语言模型的生成式AI工具,欧盟要求在公开发布前必须接受独立审查,这一举措在AI社区引发了激烈争议,部分人士认为其过于限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