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备受瞩目的”腾讯产业科技大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这场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的盛会,紧随前一天腾讯科学WE大会的成功举办,后者邀请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7位顶尖科学家,共同分享全球基础科学的最新突破。腾讯产业科技大会则将目光投向实践领域,深入探讨产业科技如何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大会特别邀请了多位科技创新型企业家代表,通过分享标杆企业案例和成功故事,为产业界和公众呈现产业科技创新的前沿经验。来自智能制造领域的7位杰出企业家——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张昌武、埃夫特智能装备董事长兼总经理游玮、鹿客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彬、山河星航总经理邓宇、万榕信息董事长木信德、蔚蓝智能科技创始人兼CEO刘维超、丰疆智能创始人兼CEO吴迪——登台交流,详细阐述了在新一轮产业科技革命浪潮中,企业如何把握机遇,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作为中国产业界科技创新的典型代表,民营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致力于构建以中大型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为核心的全产业链条,为全球市场提供专业的航天运输服务。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张昌武表示:”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或许会充满挑战,但唯有如此才能走得更远。”企业创业初期便坚持自主研发,持续投入资源研发发动机系统并自建核心设施。如今,蓝箭航天已成功掌握百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和中大型液氧甲烷火箭关键技术及完整研制保障能力。今年7月,蓝箭航天成功发射朱雀二号火箭,成为世界上首家将液氧甲烷火箭送入轨道的企业。
工业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重要载体,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埃夫特智能装备通过打造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实现了关键部件的全面自主化。面对国际竞争,埃夫特董事长兼总经理游玮分享了宝贵经验:”要贴近中国市场,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工程师资源,聚焦优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目前,埃夫特产品已成功出口至海外市场。游玮展望未来,期待埃夫特能够助力中国制造业实现”厂厂都有机器人,人人会用机器人”的目标,推动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山河星航自2002年起便深耕通用航空领域,通过”先导式创新”引领市场,在载人轻型飞机和无人机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山河星航总经理邓宇强调:”先导式创新使我们摆脱了市场追随模式,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凭借坚定的战略定力持续投入研发,掌握了航空器数字化设计、复合材料成型制造、适航认证、复杂航空器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邓宇期待随着低空空域的开放,中国自主研发的飞机将在天空中占据更多比例。
数字技术正成为中国产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中国产业界与科技企业紧密合作,将产业发展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数实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鹿客科技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家居领域,以智能门锁为核心,为用户和社区提供全面的居住安全解决方案。鹿客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彬介绍,依托腾讯云的掌静脉识别技术,鹿客旗舰智能锁新品实现”隔空解锁,刷掌秒开”,大幅提升安全性和准确性,产品累计获得37项专利。鹿客还将微信小程序应用于售前及售后环节,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目前,鹿客智能家居产品已覆盖3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用户超过2500万。
万控智造是国内电气机柜领域的领军制造商,2022年成立子公司万榕信息。万榕信息董事长木信德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满足于传统业务模式的微创新,而是希望通过数字技术对产品服务乃至商业模式进行系统性重构。万榕信息与腾讯云正积极探索行业大模型的应用,双方还计划成立电气产业互联网联合创新实验室,运用前沿技术推动行业数实融合。木信德期待这一合作能够帮助更多产业链企业站上智能制造的新高度。
蔚蓝智能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家庭陪伴场景四足机器人研发的高科技初创企业。企业产品及核心零部件均为自主设计研发,掌握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自主导航等关键技术,拥有发明专利超百项。蔚蓝智能科技创始人兼CEO刘维超表示,创业公司的首要任务是找到市场和客户。在腾讯营销平台和企业微信的支持下,蔚蓝科技在首次产品预售中就接到超过1.2万台订单、超5000万元订金,实现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刘维超表示,虽然公司仅成立三年,但未来立志成为解放创造力的世界级创新企业。
丰疆智能专注于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研发实用且经济的机器人,成立之初就获得了腾讯的资金支持。创始人兼CEO吴迪表示,希望通过”低廉”的技术改变农业、建筑、畜牧、清扫等行业的现状,未来实现机器人承担80%的辛苦危险工作,人类只需负责20%的监督性工作,实现人机共存、人机协作,让危险辛苦的工作变得更有尊严。目前,丰疆智能已研发出农机导航系统、无人驾驶插秧机等农业科技产品,其中智能插秧机已成为国内首款商业化落地的产品。
在产业科技的驱动下,这些智能制造企业积累了高质量发展的宝贵经验,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创新路径。其成功案例将为产业同行提供示范和启发。数字科技作为产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腾讯自2018年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战略以来,经过多年实践,已在制造、教育、医疗、出行、零售等30多个行业,与11000多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超过400个”数实融合”解决方案,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