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正成为科技巨头们竞相争夺的制高点。美团作为先行者,早已通过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等布局,并豪掷千金收购宇树科技等机器人企业,试图打造”下半场赛道”。然而7月21日,京东以一场”闪电战”宣告新势力的强势入场——同日领投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三家头部企业,累计投资近6亿元。这场由顶尖科技企业主导的技术革命,正将重塑产业格局,而具身智能正是掌控物理世界的关键钥匙。
京东的”肌肉秀”背后是清晰的战略布局。投资的三家公司分别代表了机器人技术的核心能力:千寻智能的VLA大模型赋予机器人通用智能,逐际动力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提供稳定移动能力,众擎机器人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则着眼于产业化落地。京东通过”能力收购”构建全栈布局,同时成立内部业务部门,推出”JoyInside”平台,将言犀大模型植入各类硬件设备。这种”既是最大买家,又是不差钱的投资人”的双重身份,让京东在牌桌上拥有绝对主动权。
京东的机器人战略分为三步走:对外通过战略投资锁定头部企业,对内以JoyInside平台打造标准化AI操作系统,同时依托新成立的智能机器人业务部门推动技术落地。这种全链条布局使京东既是技术提供方,又是平台运营商,更是应用客户和销售渠道。其终极目标是抢占自动化商业时代的行业标准话语权。
具身智能赛道正经历”冰与火”的考验。资本市场狂热,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纷纷冲刺IPO,但商业化落地仍是难题。高昂成本、技术瓶颈和缺乏验证场景是行业共病。业内普遍认为工业制造领域,尤其是汽车制造,将是机器人最先规模化应用的场景。优必选已将重心转向工业领域,其Walker S机器人已进入多家车企工厂。创业公司则坚持”场景和成本导向”,通过真实需求反向优化技术路径。
未来具身智能赛道的格局或将呈现两种模式:巨头构建垂直整合的”围墙花园”,通过内部循环验证技术价值;创业公司要么被巨头收购,要么在利基市场深耕。这场万亿级赛道的争夺战才刚刚开始,最终赢家将是能弥合资本炒作与现实鸿沟,在真实场景中创造价值的玩家。当巨头军团集结、IPO战鼓敲响之际,谁能穿越”冰与火之歌”,走到胜利终点,尚待时间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