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备受瞩目的《上海市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在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获得全票通过,标志着上海在粮食安全领域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该条例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施行,为这座超大城市构建更为坚实的粮食安全防线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作为上海市首部专门针对粮食安全保障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全面系统地构建了从生产到储备、从管理到服务的全链条保障体系。条例不仅明确了政府在粮食安全中的主体责任,更创新性地提出了多项具有前瞻性的制度设计,为保障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在耕地保护方面,条例特别强调加强耕地用途管控监督,通过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红线制度,确保粮食生产空间不被随意侵占。同时,条例提出优化粮食生产服务体系,通过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有力支撑。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条例将盐碱地改良和综合利用纳入重点推进内容,这将为上海拓展粮食生产新空间开辟重要途径。
在粮食储备体系建设方面,条例创新性地建立了市、区分级储备体系,既确保了市级储备的战略调控能力,又强化了区级储备的应急保障作用。此外,条例还特别指导粮食加工企业建立社会责任储备,要求企业在保障自身经营的同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条例则鼓励其自主储粮,通过市场化手段补充粮食储备体系,形成多元参与的储备格局。
这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措施完善,不仅体现了上海在粮食安全保障领域的积极探索,更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条例的正式施行,上海将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市民提供更加稳定、优质的粮食供应,为超大城市粮食安全治理贡献上海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