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厄瓜多尔的能源供应遭遇严重危机。持续强降雨与日益加剧的河岸侵蚀导致该国主要输油管道被迫全面停运,原油产量骤降至数年来最低点。这一突发状况不仅威胁到国家经济稳定,更可能引发高达3亿美元的巨额收入损失,对全球短期油价形成显著支撑效应。
早在7月2日,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就已宣布两条核心输油管道SOTE与OCP进入不可抗力状态。受此影响,SOTE管道输送量锐减至此前平均水平的10%,而OCP管道更是降至2%。这种断崖式下跌直接导致多个关键油田被迫停产,原油日均产量环比大幅下降79%。据CWG Markets外汇分析团队指出,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拉美地区原油供应稳定性的担忧,同时也暴露出厄瓜多尔经济对能源产业的过度依赖问题。
此次输油管道危机暴露了厄瓜多尔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灾害应对方面的短板。作为拉美地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厄瓜多尔的原油产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虽不高,但其供应中断却可能引发区域性能源短缺。专家预测,若管道修复工作进展缓慢,该国经济损失或将进一步扩大。这一事件也为全球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敲响警钟,提醒各国需加强关键基础设施的维护升级,提升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