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河北省正式发布《加快推动北斗规模应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旨在全面提升北斗系统在区域内的应用水平,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共享、应急通信及产品检测等多个维度,为北斗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方案的核心亮点之一是建设国家时空大数据中心京津冀枢纽。该枢纽将作为区域数据存储与处理的核心节点,通过搭建北斗时空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互联互通,显著提升基础设施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打破数据壁垒,还将为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在智能交通领域,方案特别强调北斗车联网平台的建设。该平台将统一数据接口标准,整合车辆定位、路况信息、驾驶行为等关键数据,为车主提供一键救援、智能导航等便捷服务。通过引入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平台还能实现车辆轨迹实时追踪、事故预警等功能,大幅提升道路安全系数,推动智慧交通体系的完善。
应急通信能力提升也是方案的重点方向。河北省计划部署多制式应急通信设备,构建具备抗干扰、广覆盖特性的应急通信网络。这套系统将能够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极端情况下,保障指挥调度、信息传递等关键功能的稳定运行,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同时,结合北斗定位技术,还能实现灾情快速评估、资源精准投放等目标,全面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为促进北斗产业链健康发展,方案还提出搭建北斗产品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该平台将为各类北斗终端设备、应用软件提供权威的测试认证服务,帮助企业和开发者优化产品性能,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建立标准化检测体系,不仅能规范市场秩序,还将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这一系列举措的落地实施,将有力推动河北省北斗产业从规模化应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时空大数据、车联网、应急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北斗技术将在智慧河北建设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未来三年,河北省有望成为全国北斗规模应用的示范区域,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