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站点数量突破3.3万个。在“十四五”规划期间,生态环境部大力推进“天空地海”一体化新一代监测体系建设,实现了从地表水、大气、土壤、噪声、海洋到生态的全覆盖监测。这一体系正朝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目前,监测网络已实现采样、送样、分析等环节的全过程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监测效率。同时,“声音指纹”“水质DNA”、高光谱成像和量子雷达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生物物种识别更加精准,监测精度得到显著提升。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增强了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也为生态环境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监测网络已具备小时级污染过程响应能力,能够实时捕捉并分析环境变化,为污染溯源和应急响应提供了宝贵数据支持。通过这一高效、精准的监测体系,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工作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