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权威数据,揭示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的显著突破。统计显示,全国无害化处理能力已达到惊人的117.9万吨/日,较“十三五”末期实现了22.4个百分点的跨越式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环保领域的持续投入,更体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全国范围内新增的无害化处理能力高达21.6万吨/日,其中以焚烧处理技术为主导,新增能力达到35.3万吨/日。这一数据充分说明,先进的焚烧处理技术已成为我国垃圾处理体系的核心支撑。目前,焚烧处理方式已占据全国无害化处理能力的78.1%,成为绝对主流;而传统的卫生填埋方式占比则降至12.1%。值得注意的是,焚烧处理比重较“十三五”末期提升了整整19.2个百分点,这一结构性变化标志着我国垃圾处理技术体系正朝着更加高效、环保的方向迈进。
从处理结构优化角度来看,这一转变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焚烧处理技术的普及大幅提高了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有效减少了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这也促使相关产业链加速升级,包括垃圾分类、焚烧发电、残渣处理等环节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的持续增强,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质量,更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引导,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体系有望构建起更加完善、高效的现代化治理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