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一家由两名哈佛大学辍学生创立的初创企业,近日推出了一款颠覆性的”永远在线”AI眼镜,宣称能够让佩戴者瞬间获得”超级智慧”。这款售价仅为249美元的设备已于周三正式开启预订,但其内置的无指示灯秘密录音功能却引发了广泛的隐私争议。
Halo联合创始人AnhPhu Nguyen表示:”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款眼镜,让用户戴上后即刻变得更聪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Caine Ardayfio则将这款名为Halo X的眼镜形容为”拥有无限记忆力的神器”。这款智能眼镜能够实时聆听、记录并转录对话内容,同时将相关信息即时显示在佩戴者的视野中。Ardayfio解释道:”AI会持续捕捉你的对话内容,并基于这些信息提供最佳回应建议,就像现实版的Cluely一样。”当用户遇到复杂词汇或提出问题时,例如”37的三次方是多少”,答案会立即出现在眼镜的微型显示屏上。这一功能旨在帮助用户在求职面试、学术考试等场景中取得优势。
百万级融资助力产品研发
Halo已成功筹集100万美元融资,领投方为Pillar VC,参与投资方包括Soma Capital、Village Global和Morningside Venture。两位创始人目前已迁居旧金山湾区,入住”黑客旅社”,全身心投入产品开发。Ardayfio将这款眼镜定义为”迈向氛围思维的第一步”,致力于创造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该设备依赖用户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提供算力支持,其底层AI技术采用了谷歌的Gemini和Perplexity引擎——前者擅长数学推理,后者则负责互联网数据抓取。
隐私争议成为最大焦点
与Meta的Ray-Ban智能眼镜不同,Halo X没有外部指示灯提示正在录音。Ardayfio解释称:”我们希望硬件外观与普通眼镜保持一致,避免引起他人注意。”设备会记录并转录每个词汇,但随后会自动删除音频文件。这一设计选择却引发了隐私权倡导者的强烈反对。电子前沿基金会网络安全主管Eva Galperin警告:”将这种始终开启的录音设备常态化使用,将严重侵蚀我们在公共空间对话时的隐私预期。”美国多个州的法律明确规定,未经他人同意的秘密录音属于违法行为。对此,Ardayfio表示用户需要自行获取同意,但这一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备受质疑。
创始人团队的技术争议背景
这两位创始人此前因开发隐私争议项目而备受关注。去年在哈佛求学期间,他们创建了I-XRAY项目,为Meta Ray-Ban智能眼镜添加了面部识别功能,可在数秒内识别陌生人并获取个人信息。在接受404Media采访时,Nguyen曾坦言技术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这项技术获取火车上陌生女孩的家庭住址,甚至进行跟踪。”这种坦率的表态既展现了技术实力,也暴露了潜在危害。
数据安全承诺与疑虑并存
关于数据处理,Ardayfio透露Halo采用Soniox进行音频转录,该公司声称不会存储任何录音文件。Nguyen承诺最终产品将采用端到端加密,并计划获得SOC2合规性认证,但具体实施细节和时间表尚未公布。目前Halo X仅配备显示屏和麦克风,尚未集成摄像头,不过公司正在探索未来版本添加摄像功能的可能性。
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面对Meta等科技巨头的竞争,Nguyen认为大公司在隐私问题上的历史包袱反而为初创企业创造了机会:”Meta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声誉不佳,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声誉风险。”然而,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用户是否愿意信任两名大学生开发的秘密录音设备,仍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随着”永远在线”AI设备逐渐普及,如何在技术便利性与隐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将成为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