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愿景基金在中国科技领域布局深远,旗下已掌控8家独角兽企业。近期,已近7个月未公开露面的孙正义现身软银集团年度股东大会,透露公司账面现金高达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47亿元),正式宣告进入进攻模式,将All in AI领域。继微新创想此前发布的《绝地反攻,孙正义再赌AI》一文深入剖析孙正义的投资策略与软银现状后,本篇将聚焦中国,聚焦AI,重点探讨软银在中国AI领域的投资布局。
目前,软银在中国的投资网络主要由软银中国、软银愿景基金以及软银亚洲三部分构成。其中,软银中国的投资动作最为活跃,睿兽分析数据显示,其在中国已投资约360起项目,其中涉及AI领域的事件高达50起,占比近14%。今年年初,软银中国便参投了半导体材料及专用设备研发商晟光硅研;去年年底,国产三维CAD和工业云软件提供商新迪数字的近7亿B轮融资中,软银中国同样领投。在AI领域,自2021年起,软银中国持续发力,先后参投了人工智能触摸传感器芯片生产商他山科技、手机射频芯片与导航芯片生产商迦美信芯、半导体研发商超芯星、青禾晶元以及功率半导体模块封装设计生产商利普思半导体。此外,软银中国还成功捕获了万国数据、芯原微电子、中芯集成三家上市公司,以及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达闼科技、第三方数据智能服务商TalkingDate、操作系统厂商统信软件等独角兽企业。
尽管遭遇全球亏损(2022年亏损达4.3万亿日元)和裁员风波,软银愿景基金在中国的投资步伐并未完全停止。睿兽分析数据显示,其最近一笔投资发生在去年10月,参投了3D打印设备及耗材研发商迅实科技。在AI领域,愿景基金去年还投资了智能清洁机器人研发商高仙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研发商节卡机器人、虚拟智能交互技术研发商魔珐科技等企业。此外,上市公司人工智能商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创新奇智以及计算机视觉技术服务商商汤科技,都曾在一级市场获得过愿景基金的投资。值得一提的是,愿景基金还捕获了8家AI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与软银早期投中阿里巴巴一举成名不同,软银在中国科技AI领域的投资策略已发生转变。其手握的这8家独角兽,大多已进入企业成长后期,软银才选择注资入局。早期投资独角兽,资本在公司估值翻倍的过程中成为赢家,但后期加入则面临拉高公司估值的风险,而公司后续能否以更高估值获得一级市场融资并成功上市,仍存在不确定性。
相比之下,中国并非软银亚洲的主战场。在科技AI领域,软银亚洲主要投资了机器人系统研发商优艾智合、无人物流车研发制造商新时期无人车以及智能机器人制造商擎朗科技等企业。
尽管面临挑战,软银在中国AI领域的投资布局从未停止。3个月前,英伟达CEO黄仁勋宣称,我们正处于AI的“iPhone时刻”。不久前,苹果发布首款头显,CEO库克表示,这代表着计算技术新时代的开端。在这个AI可能随时带来变革的时代,曾创造互联网神话的软银大佬岂能坐视不理?然而,AI并非新生事物,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人,如何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如大模型)应用于现有公司或业务,如何借助新技术支持实现企业更好发展,都是一大考验。
本文为微新创想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微新创想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