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首批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产品将正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面向公众开放服务。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悬而未决的AI大模型准入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答案,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此次备案的11家机构涵盖了百度文心一言、抖音云雀大模型、智谱AI的GLM大模型、中科院的紫东太初大模型、百川智能的百川大模型、商汤的日日新大模型、MiniMax的ABAB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书生通用大模型、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以及华为、腾讯的大模型产品。备案主体不仅包括互联网巨头,还涵盖了AI独角兽和科研机构,体现了国家对不同类型AI发展路径的全面认可。

根据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对《暂行办法》的专业解读,该法规重点监管服务应用层的信息安全,并明确限制境外AIGC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境外AIGC在工业、科研等垂直领域不受限制,只要不直接面向公众提供服务。这一规定意味着目前备案的关键在于”是否向公众提供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合规标准。

对于大模型企业而言,这一政策提供了差异化发展路径。一方面,企业可以优先在C端应用中积累用户和数据,有利于产品打磨和迭代;另一方面,未通过备案的企业仍可继续研发,甚至通过调用海外AIGC能力加速技术迭代。这可能导致大模型玩家形成”落地优先”和”技术优先”两条并行的发展路径。

更值得关注的是,备案资质显著加速了金融、教育、法律等严肃场景的模型落地进程。以金融领域为例,合规要求曾一度限制模型能力在业务中的应用,使行业长期处于探索阶段。如今首批模型获批开放,标志着金融大模型赛道迎来历史性转折点。

金融领域成为垂直大模型的先行者并非偶然。早在3月彭博社推出BloombergGPT时,可能未料到金融业已成为垂直大模型的领跑者。尽管此前已有研究证实垂直领域大模型在特定场景效果显著,但金融业是唯一能吸引企业投入垂直大模型而非等待通用解决方案的领域。

自5月起,度小满发布千亿参数金融大模型”轩辕1.0″,蚂蚁集团、奇富科技、马上金融等金融科技企业纷纷组建自研团队。互联网巨头和科技公司也积极布局,星环科技推出金融量化大模型”无涯”,腾讯云、科大讯飞等推出风控、客服等细分场景解决方案。金融业一直是前沿科技结合落地的理想领域,科技史的发展脉络中始终暗藏金融科技的演进轨迹。

金融大模型的应用方向涵盖多个领域:大数据风控迭代、金融文本生成(财报、新闻、评论)、智能投顾与投研、金融业务Copilot(债券发行、IPO、审计等)。尽管方向明确,但实际落地案例仍显不足。某公募基金经理表示,金融大模型目前落地功能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后台的客服、新闻播报等简单场景。一位腾讯高级架构师指出,金融大模型应用仍需探索场景,明确赛道仅限于智能客服、辅助编程等少数领域。

技术成熟度和场景适配性是制约金融大模型落地的两大难题。上述人士强调,解决这两个问题后,还需平衡行业需求与产业回报,这既是技术问题也是商业问题。金融领域对时效数据和严谨性的要求,使得大模型生成内容的不可解释性成为主要障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指出,金融大模型应用需关注可审计性、可解释性等伦理问题,以及数据保护、责任分担等合规边界。

金融科技创新的历程显示,大模型应用早已存在但长期处于雏形阶段。智能投研虽诞生于2016年,但成熟商业化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金融数据信噪比低、时序性强等特点,使得传统机器学习难以获得Alpha收益。大模型的优势在于泛化能力,能够整合金融机构已有的风控、投研、投顾等中台系统,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双重提升。

以ESG资管企业秩鼎为例,其金融大模型已在数据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上实现人效跃升。秩鼎的实体识别系统可将ESG事件匹配到具体主体,为中文领域知识图谱构建带来突破。BloombergGPT仅500亿参数规模已取得一定效果,表明金融大模型的价值释放关键在于精调与应用工作流优化,而非单纯追求参数规模。

未来范式演进仍待观察,但每一步创新都在推动模型与金融行业提效。金融大模型正站在价值释放的门槛前,政策准入消除了场景顾虑,技术成熟度也在持续提升。在破晓前的阶段,商业模式与格局的思考尤为必要。根据《暂行办法》,金融大模型短期内不会过早向C端开放,而会在内部业务中迭代试错。

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研究部门将优先提升内部研究效率,模型部署更倾向于私有化甚至端侧部署。资源有限的机构可能通过服务方式接入头部机构构建的金融大模型。度小满、奇富等金融科技企业投入自研模型,正是看中了中小金融机构的确定性需求。

B端应用方面,模型接入将改变工作流,甚至引发金融机构组织制度的变革。当技术团队壮大、内部效率提升后,金融大模型才可能转向C端应用,如具备可解释性的AI投资能力。这一阶段仍需较长时间。

合规进程在《暂行办法》实施与备案中迈出重要一步。冰山之下,各家金融大模型蓄势待发,9月或将见证国内大模型行业继4月密集发布、6月垂直转向后的新节点。大模型的下一站——金融,市场正等待玩家们的答案。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2日

22:53
微新创想8月12日讯,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于今日晚间发布重要动态,透露了小米YU7标准版在极端环境下的续航表现。据雷军介绍,该车型在新疆吐鲁番地区40℃高温环境下,经过高速、市郊及山路等复杂路况的综合实测,最终实现了高达600公里的续航里程,这一数据充分展现了小米YU7在炎热气候下的卓越续航能力。 小米YU7的出色续航表现,主要归功于其先进的电池动态热管理策略...
22:53
微新创想8月12日重磅报道,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紧急接诊了一名因误触管道疏通剂导致严重灼伤的2岁男童。据医护人员介绍,这起意外发生在孩子独自在家玩耍时,他误将角落里用于疏通管道的化学药剂当作玩具,被诱人的泡沫吸引后伸手触碰,瞬间引发剧烈疼痛。 经过专业诊断,医生发现患儿手部皮肤呈现典型的化学灼伤症状,灼伤面积较大且深度较深。幸运的是,孩子的奶奶在意...
22:53
微新创想8月12日重磅消息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送袈裟的老和尚角色意外走红,其神秘身份成为全网热议焦点。观众们纷纷化身侦探,猜测这位慈眉善目的老僧人究竟是谁——有人大胆推测是孙悟空的化身,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弥勒佛的化身。这一悬念直到导演於水亲自揭晓才尘埃落定。 於水导演在访谈中透露,这位老和尚角色最初的设计定位非常纯粹,仅作为第一个认可四位主角的功能性配...
22:52
2025年8月12日,高盛集团股价迎来强劲反弹,盘中表现持续活跃,涨幅一度突破3%大关。这一显著上涨主要得益于市场对高盛近期财务报告的积极解读以及对其未来增长前景的乐观预期。投资者信心显著回升,成为推动股价稳步攀升的关键动力。分析人士指出,高盛在报告期内展现出的稳健经营和盈利能力,为其股价上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市场情绪的改善,投资者对高盛后续发展潜力充满期...
22:52
持续高温天气正对韩国农业造成显著冲击,大白菜等农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最新数据显示,韩国一棵大白菜的平均零售价较一个月前已飙升超过40%,泡菜原料的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受此影响,韩国对我国泡菜进口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青岛海关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至7月,山东省出口泡菜等蔬菜制品总额达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至韩国的泡菜占比高达90%以...
22:52
截至8月12日收盘,深沪北市场呈现活跃态势,共有48只个股连续5日或以上主力资金净流入,显示出市场资金的持续关注与积极布局。在这批备受青睐的个股中,恒尚节能和农业银行表现尤为突出,分别连续11日和10日净流入,稳居前列。其中,农业银行凭借10天累计净流入19.17亿元的强劲表现,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博瑞医药,8天内主力资金净流入高达8.68亿元,展现出不俗...
22:52
2025年8月12日,资本市场聚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突破,多家上市公司纷纷披露最新研发成果,展现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上声电子在公告中明确表示,目前尚未涉足机器人产品制造,但持续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新时达宣布将于今年9月正式推出新一代智能焊接解决方案,该方案融合了视觉识别与自适应控制技术,有望大幅提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 在机器人产业链方...
22:52
今日下午,财通证券与平安集团旗下三大核心金融板块——平安财险、平安养老险及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启金融领域的深度合作新篇章。此次签约不仅标志着双方将在金融业务层面实现全面协同,更将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打造全新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财通证券与平安集团在金融领域强强联合的重要里程碑。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本市场...
22:52
2025年8月12日,北京时间,全球知名投资机构贝雅资本(BAIRD)发布最新研报,正式将星巴克的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跑赢大盘",并同步将目标价从100美元上调至115美元。这一重要调整不仅彰显了贝雅资本对星巴克未来市场表现的强烈信心,更揭示了其深度看好该企业持续增长的潜力。据分析,此次评级上调主要基于星巴克在品牌创新、数字化转型及全球市场拓展等多方面...
22:52
8月12日20时,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果断决策,将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以应对可能加剧的台风影响。这一重要举措旨在全面强化防御措施,筑牢安全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台风路径的进一步明确,广东省正积极做好各项应对准备,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风险。此次应急响应升级,充分体现了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守护...
22:52
2025年8月12日,北京时间,美股市场迎来强劲开盘,多只绩优股表现亮眼,股价大幅上涨。其中,AST SpaceMobile股价涨幅惊人,一度飙升超过18%,昂跑也紧随其后,涨幅超过11%,Circle更是劲增9%以上。本轮上涨的背后,市场分析主要归因于两家公司的亮眼财报以及近期乐观的经济数据所释放的积极信号。企业财报的强劲表现不仅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更反映了...
22:52
2025年8月12日,印度石油公司正式发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营收仅为501亿卢比,较市场普遍预期的527.6亿卢比存在明显差距。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也未能达到预期水平,实际数值为81.3亿卢比,远低于分析师预估的132.1亿卢比。这一系列财务数据充分反映出印度石油公司本季度业绩表现未达市场预期,但公司方面尚未就具体原因进行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