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创想10月22日重磅消息,小米合伙人卢伟冰近日在一场备受瞩目的媒体采访中,深度剖析了小米高端化战略的演进历程。这位小米高管回顾道,小米10作为冲击高端市场的开山之作,首战告捷,不仅成功跻身高端行列,其衍生机型小米10 Ultra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市场成就。
谈及小米10的成功要素,卢伟冰指出,这一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多项关键突破:超大屏幕、超大电池、旗舰级相机系统、突破性的1亿像素传感器以及惊人的快充性能。这些顶级配置的融合,为用户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旗舰体验。然而,卢伟冰也坦诚地补充道,产品过于厚重的设计引发了部分用户的批评。为此,小米11在机身厚度上做出了极致优化,却意外遭遇了市场滑铁卢。
深入分析小米11的失败原因,卢伟冰直指核心问题——团队在高端手机制造上的综合能力尚有不足。他强调,手机研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功耗与发热的完美平衡。在小米11的研发过程中,团队追求极致轻薄与搭载发热问题突出的骁龙888芯片的双重压力下,最终导致了产品稳定性问题。卢伟冰坦言:”如果当时不执着于超薄设计,或者团队技术实力足够强大能够完美解决散热问题,或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经历小米11的挫折后,小米团队进行了深刻反思。卢伟冰指出,小米从一家以互联网思维驱动、擅长小团队快速迭代的科技公司,转型为注重大规模硬件与软件工程协同、强调严谨流程的硬核科技企业。这一转变要求团队从”机会驱动”转向”能力驱动”,从”小团队弱流程”升级为”大团队严谨流程”的管理模式。
卢伟冰最后总结道,小米的高端化之路真正走上正轨是在小米14发布之后。这一系列战略调整与技术突破,标志着小米在高端市场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为未来的持续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