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配送车已从实验室的稀罕展品,逐渐融入城市与乡镇的日常生活,穿梭于街巷与柏油路之间。这些无需驾驶员的智能车辆,能在复杂路况中自主避障,全天候不间断完成取货与送货任务,凭借其独特魅力总能吸引路人目光。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应用累计仅超6000台。但短短一年后,2025年新石器、九识等企业纷纷官宣即将突破万台交付量,市场增长势头强劲。这场物流末端的革命,正在重塑“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

北京顺义区,美团创新推出骑手与无人车协同的配送方案:用户下单后,无人车批量运送至中转点,再由骑手完成最后百米的上门服务。青岛黄岛区则实现高效配送,每日两趟往返即可将所有包裹送达门店驿站。这场变革的背后,科技巨头与创业企业正激烈角逐无人配送赛道,技术不断迭代,商业落地持续磨合,一场影响物流未来的革命已然展开。

价格暴跌90%,从数十万降至万元级,无人配送车在物流末端迅速扎根。尤其在网点与门店、驿站间的短途配送中,已成为快递行业的新兴力量。其快速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正是价格的大幅下调。亿欧智库2021年报告显示,自动驾驶末端配送车硬件成本约30-50万元;辰韬资本2021年调研数据为20-25万元,当时高昂造价令多数企业望而却步,仅少数开展试点。但进入2023年,价格进一步下探。今年5月,九识智能发布E6车型,售价1.98万元;一个月后,菜鸟推出GT-Lite,定价2.18万元,优惠后低至1.68万元。价格亲民后,无人配送车的实用价值在运营中迅速体现。

北京某快递分拣中心工作人员向Tech星球透露,无人配送车主要作用是穿梭于分拣中心与小区末端。“它直接将货物送到小区或驿站,快递员再上门取件,省去了往返分拣中心的时间,效率显著提升。”这种便捷性也获得驿站工作人员认可。操作流程极为简单:远程解锁接收货物、快速卸货交接、确认后一键启动自主返程。无需专人引导,全程自动化操作,大幅提升末端收货效率。“就像酒店服务机器人,一到驿站门口就收到验证码,输入后车门解锁,卸货确认后车辆自动离开,特别智能。”正因如此,近几年顺丰、中通、圆通、极兔、韵达等快递公司加速引入无人配送车。国海证券统计显示,中通已投入约1000辆,圆通近500辆,韵达超100辆,申通超200辆。今年4月,中通与新石器合作,计划未来落地10000台。顺丰控股已投入超800辆,预计2025年规模将扩至8000辆。多位从业者表示,随着技术成熟,若未来3-5年成本降至万元以内,覆盖更多场景,快递小哥的工作模式将迎来全新升级。

资本密集押注,头部企业加速跑马圈地。Robotaxi仍在谨慎探索中,无人配送赛道却已打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一位自动驾驶投资人指出,相比Robotaxi动辄数十亿的基建投入和漫长法规周期,无人配送车聚焦“最后几公里”,既能带来市场新鲜感,又能直接解决末端驿站人力成本高、配送效率低的痛点,实用价值显著,自然成为资本优先选择。资本狂热押注在2025年头部企业融资成绩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年2月,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10月23日,宣布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九识智能同年拿下近3亿美元B轮融资;白犀牛获2亿元B轮融资。不到一年,三家头部企业融资超70亿元,远超同期部分Robotaxi企业,赛道“吸金力”惊人。资本涌入点燃了头部企业的“地盘争夺战”,落地应用密集传出。今年4月,中通与新石器签署协议,计划投入10000台无人车;7月,申通与菜鸟无人车达成合作,加速规模化应用;京东物流宣布未来五年采购100万辆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这些合作不仅扩张企业版图,更让末端驿站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山东顺丰在鲁西10城投入52辆无人车,其中48辆用于中转直发,单车日均往返5次,行驶6240km,运输8万票快件,单票成本下降1.32元,效率提升30%。北京一位驿站工作人员向Tech星球算了一笔账:若以12万元购车成本(含FSD全周期服务)计算,5年使用期每日成本66元,加上电费,每日不超过80元。相比传统人力配送,成本优势明显。“随着技术成熟,成本可能继续下降。”该工作人员表示。

交付万辆之后,掀起“降本”之战。无人配送车广阔的市场空间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招商证券测算显示,以全国快递物流网点数量为基础,市场空间约4680亿元;以小区数量为基础,则在5460-7280亿元之间。业内共识认为,1万辆运营规模是无人配送车从试验走向规模化应用的“临界点”。目前九识智能、新石器已完成第10000台下线交付。多位从业者认为,唯有达到这一量级,企业才能突破“小批量、高成本”困境,形成“技术降本、场景验证、订单扩张、进一步摊薄成本”的正向循环,真正打开商业化大门。

不过,迈过万辆门槛后,行业竞争加剧,物流行业“量增价跌”的环境更倒逼无人配送企业加速降本。招商证券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0.1%至788亿件,但单价下降8.2%至7.5元。企业对成本控制敏感度空前。末端配送成为降本核心突破口,以顺丰控股为例,2024年单票人工及运力成本占总单票成本的84%。无人配送车的核心价值,正是通过替代“最后五公里”人力,成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抓手,这意味着其自身硬件与运营成本必须持续下降,才能真正具备商业化替代能力。不同区域应用差异也印证了这一点。山东快递分拣处负责人告诉Tech星球,大城市人力成本高,无人配送车替代性价比更易显现,小城市目前难以大规模替代人力,核心原因正是成本尚未降至匹配当地水平。这也从侧面印证,无人配送车降本之战不仅关乎行业商业化进程,更决定其能否突破区域限制,实现更广泛市场渗透。

早期无人配送车依赖的激光雷达、高算力计算平台等成本居高不下,但随着激光雷达价格下降,批量采购议价能力提升,国产车规级芯片成熟和算力优化算法进步,直接拉低了整车制造成本。这种降本潜力仍在延续。上述投资人表示,就像上一轮硬件端降本路径,当前市场仍有显著优化空间:“随着销量进一步攀升,软件开发成本、运营成本将被更多订单平摊,这将成为下一轮降本的重要方向。”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7日

17:24
2025年10月27日,备受瞩目的第138届广交会第二期在广州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展会以"品质家居"为核心主题,为期五天,全面展示了家庭用品、礼品及装饰品、建材及家具三大领域的最新成果。展览总面积高达51.5万平方米,设有2.5万个标准展位,吸引了超过1万家线下企业参展,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展会紧扣当前家居消费升级的明显趋势,通过展示高品质、个性化的家居产品...
17:24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消息显示,近期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成品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根据既定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10月27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迎来新一轮调整,其中汽油每吨下调265元,柴油每吨下调255元。这一调整举措旨在稳定国内能源市场,保障民生需求。 从全国范围来看,此次调价具体表现为:92号汽油每升下调0.21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22元,0号柴...
17:24
2025年至2030年,震裕科技将重点布局浙江宁海县,计划投资总额高达21.1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精密部件制造装备、人形机器人精密模组及零部件项目。这一战略举措旨在显著扩大公司现有产能,同时前瞻性地布局新兴机器人领域,抢占行业先机。该项目将由震裕科技与宁海县投资促进中心携手合作推进,一期协议预计将在近期正式签署。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已获得公司董事会的一致通过...
17:24
2025年10月27日 格力博官方平台发布重要动态,宣布其与智元机器人在商用清洁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合作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双方正积极推动相关技术整合与产品研发落地,目前正处于关键的技术攻关与市场验证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商业策略考量及项目保密需求,此次合作暂未对外披露具体的收入增长预期和产品铺货时间表。尽管如此,该项目的启动已标志着格力博在智能商用清洁设备市...
17:24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物理学家团队近日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结晶氮化硼的高性能量子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在高达地球大气压三万倍的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实现对压力与磁场的高精度检测,为科研领域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该传感器的核心原理在于利用中子辐射在氮化硼薄膜中制造特定的硼空位。这些空位能够形成对磁场、温度和应变高度敏感的电子自旋体系,从而实现对微弱物理量的精...
17:24
2025年10月27日,珠海总部传来喜讯,格力电器宣布与京东今年的合作销售规模有望再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延续了去年已实现的销售佳绩。回顾2023年,双方携手创造的销售额已成功跨越这一里程碑,展现了稳固且持续增长的合作伙伴关系。 自去年底起,格力电器与京东联合推出的空调AI节能王子Pro凭借卓越性能,迅速赢得了市场认可,累计销量高达13万套。此外,京东还郑重...
17:24
前英伟达工程师Chip Huyen在《商业内幕》的深度专访中,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职场竞争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示。她明确指出,想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将理论付诸实践。这位技术专家建议职场人士从记录日常工作中的痛点开始,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尝试运用AI技术进行创新性解决。作为曾深度参与英伟达NeMo平台开发的技术骨干,Huyen强调即...
17:24
央视权威新闻报道,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合体已于10月24日顺利转运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区,并于27日正式启动全系统联合演练。此次演练全面覆盖了从飞行准备到点火起飞,再到船箭分离的完整发射流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发系统各岗位人员协同配合,确保演练高效有序进行。 经过严格测试,船箭组合体目前状态良好,已成功完成箭塔协调对接、系统功能检查等...
17:24
10月27日,领先的ODM解决方案提供商广和通与前沿AR眼镜科技企业XREAL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强强联合,整合各自在技术研发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优势,共同加速消费级AI眼镜产业的创新升级与市场拓展。作为业内知名的ODM服务商,广和通凭借其自主研发的轻量化AI解决方案和低时延通信技术,为AR眼镜赋予了强大的本地智能处理能力,使其能够高效完成语音识别、...
17:24
2025年10月27日,同兴科技在官方互动平台发布重要信息,其自主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材料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储能领域,同时也能满足启停电源、UPS不间断电源、低速电动车以及两轮电动车等产品的动力需求。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同兴科技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据悉,公司目前主推的通用型NFPP材料已在第三方专业实验室成功完成50Ah短刀电...
17:15
OpenAI正将ChatGPT从"会聊天的AI"彻底升级为"能办事的智能代理"。近日,其正式向美国和加拿大用户推出首批八大应用深度集成,涵盖旅行、设计、学习、音乐、房产等多个生活场景。这一创新让用户只需在对话中提及应用名称,ChatGPT即可直接调用授权账户,代为执行真实操作——无需跳转、无需手动输入,真正实现"说一句,就搞定"的便捷体验。 目前上线的集成应...
17:15
上线仅一个月,OpenAI 的 AI 视频生成应用 Sora 就创造了历史——在仅限美加地区且仍处邀请制的状态下,其下载量已突破200万大关,强势登顶 App Store 榜首。这款备受瞩目的现象级产品正迎来爆发式成长,其负责人 Bill Peebles 于10月22日在 X 平台重磅宣布,一系列颠覆性更新将在未来几天内陆续推出,覆盖角色扩展、视频编辑、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