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科技媒体BornCity发布了一篇深度报道,揭示了微软Edge浏览器存在的一个令人担忧的数据同步漏洞。有用户Thomas B.向BornCity反馈,在使用微软Edge浏览器(版本号为141.0.3537.71)时,遭遇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尽管已经清除了浏览历史,但这些记录却如同幽灵般不断重现。这一现象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本地删除指令与云端备份之间的同步机制缺陷。具体来说,当用户在本地设备上删除浏览历史后,系统未能同步清除云端备份的数据,导致在下次同步过程中,这些被删除的记录再次被重新传输到用户的设备上,从而引发历史记录不断恢复的怪圈。
类似的数据同步问题并非孤例。在人工智能领域内,知名聊天机器人ChatGPT也出现了类似的状况。有用户反映,在清空聊天记录后,部分对话内容在重启应用后竟然再次出现。这两个看似独立的平台,却都暴露了相同的数据同步隐患,这不禁让人对微软的统一数据同步机制产生深深的质疑。这种跨平台的共同现象,暗示着微软在数据同步方面可能存在系统性的设计缺陷。
面对这一问题,用户Thomas B.表达了深深的担忧。他认为,如果删除功能无法真正生效,意味着用户对个人数据的控制权正在被削弱。这不仅会引发隐私泄露的潜在风险,还可能为恶意第三方利用同步数据进行攻击打开方便之门。在数字化时代,个人数据的掌控权至关重要,任何可能导致数据失控的技术漏洞,都值得我们高度警惕。随着这一问题的曝光,期待微软能够尽快给出解决方案,确保用户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