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投资环境下,AI领域的创业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今年很难看到投资人进行雪中送炭式的投资,更多是锦上添花,但令人欣喜的是,AI创业的门槛似乎正在逐步降低。超级个体户在大模型浪潮中遍地开花,无论是AI智能插件还是AI相机,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越来越多的个体户借助大模型的便利,开始了小规模的创业活动。这一现象表明,AI领域的创业正在向强应用、可落地导向型发展,这与见实观察到的趋势不谋而合。多位AI行业创业者和见实表示,AI创业的前提是要先落地。

早在2017年,一知智能创始人陈哲乾就投身于人机交互领域的创业。对于一知智能而言,产品的可落地性是吸引众多品牌合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与见实交流时,陈哲乾提到,当前品牌越来越看重结果,以ROI为强导向。相应地,一知智能的AI外呼和今年新推出的数字人也做出了相应改变,越来越多的AI应用出现在营销场景之中。值得一提的是,陈哲乾还将在9月20日的AIGC大会中参与有关AIGC内容的讨论,届时将分享更多关于AI应用层面的前沿认知与理解。如果您对大会感兴趣,欢迎点击文末购买门票,与行业精英共同探讨AI的未来。

01 创业要去落地

见实:去年元宇宙的概念炒得特别火,今年的AI也是像去年一样只是一个炒概念的存在吗?

陈哲乾:实际上,AI并非今天才突然出现,它已经经历了数波浪潮。从我的视角来看,我已经经历了三波AI热潮。2012年时,人脸识别技术曾火热一时,让人们意识到人工智能值得研究。2016年,阿尔法围棋的出现揭示了AI更大的潜能,人机交互成为热潮,智能音箱等人机交互类产品迅速涌现,但当时技术尚不成熟,未能广泛应用。一知智能正是受到了这波浪潮的推动,因为AlphaGo可以说是真正掀起AI创业热潮的起点。今年年初开始的大模型浪潮,是我所经历的第三波,若在整个AI行业来看,则应该算是第五波热潮。

见实:从2016年到现在,你觉得AI创业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陈哲乾:做AI确实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并非人人都能涉足。如果一位高中生说要研究AI,这显然不太可能。但AI并非高不可攀。一些大公司乐于展示AI的高大上形象,声称AI将改变人类生活,但从他们的财报来看,收入与融资额度、烧钱速度明显不对等。大厂尚有财力填补AI的空白,但对于单纯以AI为主体的创业者来说,这并非一家能够自我供血或自我养活、为社会创造真正商业价值的公司。我一直认为,AI创业一定要落地。我常对同事们说,我们其实是一家做生意的公司,只是用AI技术做出了一个产品,要想办法把产品卖出去,产生的利润要足够支持后续研发和销售。这些年AI时不时被推上热潮,伴随着热潮,一些投资人也愿意投资,于是有技术的人在产品还没出来之前就创业,先玩一些概念。但从今年的形势来看,投资人为AI概念投资的概率很低了,大家都在谨慎,开始关注AI的实际应用,不会雪中送炭,更会选择锦上添花。所以对于想获得融资的创业者来说,落地显得更为重要。

见实:所以其实没必要去唱衰AI,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己手里有东西。

陈哲乾:对,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唱衰AI或者会去把AI变成一个大旗,都没有必要,AI其实就是一个技术。想把一个技术炒得很高,但营收没有做起来的话,再牛的技术,其价值也不大。另外,技术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比如大模型让现在的图片生成很好,但在真正的人机对话中速度很慢,一句一句生成,要等两三秒钟。如果在电话场景,人们更希望AI是在500毫秒内就能回复,而不是等两秒才给答案。技术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强,但我们作为AI创业者,是要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面找到PMF、找到真正可商业化的场景。

02 人机互动——一个冉冉升起的AI场景

见实:你们当时是怎么想到去做AI外呼的?

陈哲乾:我一创业,方向就是要做智能对话。因为对话系统有点像大脑的角色,它必须要有一个载体才能发挥出价值。有些人会把对话系统用在音箱、电视机或者汽车里。2017年的时候,基于智能对话行业的整体水平来看,智能音箱、智能驾驶、智能客服很多还是一种噱头,当时的机器人并没有聪明到让你觉得是一个真人。还是之前说的那句话,创业要考虑可落地性,所以我当时选择智能外呼是因为电话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其次智能外呼只有简短的几分钟,机器人是可以在这几分钟内做到“以假乱真”的。再去研究外呼使用场景,我们发现消费品牌更需要这种AI外呼的功能,由此我们也为消费品牌客户创造了价值,自己本身的收入增长也非常快,现在市占率也不错。

见实:为什么你更看重人机交互的AI?

陈哲乾:人机交互可以使企业跟用户的距离拉得更近,用户对企业品牌的认可度会更高。技术的迭代本身就是在拉近距离的过程。以前烽火传烟到快马加急再到五到十米之外可以看电影,然后两到三米可以看电视,后面看手机距离在半米之内。苹果的vision pro之后,基本戴上眼镜与眼睛的距离可能就几厘米。硬件交互设备其实是离人的眼睛越来越近。一样的道理,营销方式,以前是媒体,比如报纸就只能单向互动,没办法交互。后面自媒体时代,可以点评论,用文字和官方互动。那现在,比如说可以看明星直播,发弹幕就有可能被明星回复。而AI外呼,就可以和品牌更加有交互感,为什么私域这么火,原因也是因为拉近了用户与自己的距离。我们其实一直是通过技术手段,让企业跟用户之间距离更近,从而提高用户的商业价值,或者说提高用户的LTV。

见实:你们在做外呼的过程中,品牌对你们AI能力的要求有变化吗?

陈哲乾:一定有的。我能明显感受到的是今年,比如说618很多品牌都没有完成KPI。品牌现在越来越希望直接看到转化,以ROI为强导向性,而不是埋个种子等种子慢慢发芽。以前我们会做一些电话种草,现在品牌更希望看到更快的转化,比如说打完电话直接就可以看到这个用户有没有成单。所以品牌到现在,不是要求AI能帮他降多少本,更关注的是能帮助他提升多少创收。今年我们上线了数字人工具,也是关注到了品牌的一些变化。目前感受到品牌其实也很关注这种大模型,还有就是数字人直播,不单单是帮品牌省掉直播的成本,它其实还是个创收工具。原因是同样的预算,以前可能只能做一个直播间,但今天加入数字人直播以后,还是原来的预算,但可以做更多直播间,而每个直播间可能带来的流量就是一个直播间跟十个直播间的区别。

03 超级个体一定会出现

见实:在公司内部有没有诞生一些新的岗位?

陈哲乾:有的,我们在数字人那块有一个新岗位叫数字人直播运营。任务是操控数字人主播,让数字人做好直播活动。与传统直播运营不同的是,传统的直播运营是跟主播一起复盘,那现在就是他跟数字人复盘,他去研究数字人在直播间还有哪些可以升级的话术和回复机制等。其实在市场上还有很多新的岗位,比如AI训练工程师。此外,我还想表达的是,除了那些需要获得融资的AI领域创业者外,还有一种“草根”AI创业者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基于各大厂的大模型,自己进行细分小领域的小型创业也是存在的。从超级个体的角度看AI行业创业会越来越简单,而不是越来越难。这也意味着,未来基于AI技术,能够诞生更多的超级个体,又或者说一人公司。

见实:看得出来,你是科技乐观者。

陈哲乾:因为你要相信科技终将会带来极致的力量。就像我们现在去回想十几年前,我们还没有百度、高德地图的时候,可能现在都没法想象当时大家都是怎么不靠地图出行的。那十年后的我们可能也无法想象,现在的我们是怎么度过现在的生活的。科技一定会改变很多,只是现在我们还想象不到。

见实:那对于AI这种未来的趋势来说,从创业者角度还会应对哪些挑战?

陈哲乾:我觉得有三个。一是,现金流是最大的挑战。因为现金流取决于第一投资人。今天想要靠投资人融资,而不是靠自己赚钱的公司在未来的经营会越来越难。现金流的第二渠道在于客户,但是今天客户自己的营收尚且不足预期,对外很多地方一定会去做降本的动作,这就意味着未来还存在的挑战,是如何去养活自己!不要指望外部输血,在外部因素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自己的产品、内部工作环境、服务、研发、效率等都需要全面调动去考虑,既要保证自己能活下去还要保障自己的产品依然是高品质的。二是,同行竞争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卷。市场竞争,商场如战场。无非是经济越下行,竞争越激烈,大家都想活下来,谁都不想成为败者。创业公司本身就艰难,每一个创业公司都想活下来,想活下来就要去拼硬实力。但是有的公司就没有这么道德了,拼不过的就会去打价格战。那么商家就会在价格、质量面前陷入选择困境。所以对于大家的挑战就是:你如何在这样子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让用户愿意记住你。三是,要重视内部管理。以前可以做一些粗放管理,但现在的形势中,必须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工资是一方面,要去平衡员工的心理。其次还要对员工们进行精神上的激励,让大家在拿到工资的同时,还觉得自己在公司里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最新快讯

2025年09月18日

00:51
2025年9月17日,科技界传来重磅消息Reddit正与谷歌就下一阶段人工智能内容使用协议展开深度洽谈。这一消息犹如一剂强心针,迅速扭转了早盘 Reddit股价大跌的局面,其跌幅从最初的6.5%显著收窄至不足2.0%,市场情绪明显回暖。这背后反映的是投资者对双方潜在合作的高度期待。据悉,此次谈判的核心内容涉及谷歌获取并使用Reddit平台公开内容的条款细节,...
00:51
2025年9月17日,水利部紧急召开防汛专题会商会议,针对重庆、四川、陕西等地的强降雨天气形势,全面部署防汛救灾工作。面对可能严峻的汛情考验,水利部提出了一系列严密防控措施,旨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强调,各级水利部门必须强化雨情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立7×24小时全天候监测机制,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预报精准度。同时要求各地加强...
00:19
保时捷在纯电版卡宴的研发过程中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开创性地跳过了传统整车制造环节,直接以数字化测试进入量产前阶段。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大幅提升了研发效率,更标志着汽车行业进入数字化造车的新纪元。通过构建精密的虚拟原型车系统,工程师们能够在设计初期就模拟纽博格林赛道的极限圈速挑战以及日常道路的复杂场景,并实时调整轮胎抓地力、悬架阻尼等关键部件参数,实现设计方案的快速...

2025年09月17日

23:45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日在伦敦公开分享了他与AI工具的深度协作日常,引发广泛关注。这位科技领军人物透露,AI已经深度融入他的工作与思考流程,成为不可或缺的"思考伙伴"。黄仁勋强调,这些智能工具能够精准把握上下文语境,极大提升工作效能与成果质量,真正实现了人机协同的智能办公新范式。 在具体应用层面,黄仁勋展现了不同AI工具的差异化使用策略。对于技术性任务,他更信...
23:45
2025年9月17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重要演讲中明确指出,混合式人工智能是实现AI普惠的关键路径。他认为,随着技术发展,个人智能将迎来全新形态——"一体多端"的智能生态。"一体"指的是强大的超级智能体,而"多端"则涵盖各类智能终端设备。这种架构的核心优势在于,每个终端都将原生集成智能体功能,从而实现跨设备、跨平台的数据无缝流转与协同工作。通过整...
23:4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近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突破性研究成果,成功构建了全球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这一创新性进展不仅为氢能存储与利用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突破,更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研究团队通过创新性的核壳结构设计,将氢化钡作为内核,三氢化铈作为外壳,开发出一种兼具高离子导电性与优异稳定性的新型电解质材料。这种设计巧妙地...
23:15
2025年9月17日20时53分,中国电影市场传来喜讯,全国电影总票房成功突破10亿元大关,再次展现了电影产业的强劲活力与观众热情。在总票房领跑的榜单上,《捕风追影》《731》《浪浪山小妖怪》三支影片表现突出,稳居票房前三甲。其中备受瞩目的战争题材影片《731》,将于9月18日迎来全国公映,其预售票房已率先突破1亿元,这一亮眼成绩充分印证了影片在观众中的高期...
23:15
2026款腾势N9于2025年9月17日晚间正式揭开神秘面纱,以三款车型震撼登场,售价区间精准落在38.98万至44.98万元之间,彰显其高端定位。新车精心打造了尊荣型、尊越型和旗舰型三个版本,完美契合高端中大型SUV市场,为消费者带来卓越的出行体验。 作为比亚迪易三方技术平台的又一力作,腾势N9搭载了备受瞩目的天神之眼B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不仅支持高阶自...
23:15
梅赛德斯-奔驰设计总监戈登・瓦格纳近日就AI技术在汽车设计领域的应用发表了一番深刻见解。他指出,尽管AI工具在职场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汽车设计这一专业领域,其发展仍远未达到理想状态。瓦格纳认为,当前流行的AI渲染图虽然能为草图提供直观的视觉效果,却难以胜任创造标志性设计的重任。这些渲染图既无法真正理解并传达梅赛德斯-奔驰的品牌精神,也缺乏原创设计的独特性和...
23:15
NBC News最新报道曝光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发生在北得克萨斯州一处铁路道口。车主伊塔洛・弗里戈利在开启FSD辅助驾驶系统时,遭遇了两次惊心动魄的险情,险些与疾驰而来的火车相撞。当时铁路道口栏杆已经降下,警示灯正疯狂闪烁发出危险警告,但特斯拉的FSD系统却未能识别到即将到来的列车,导致车辆在最后时刻才被弗里戈利紧急刹车拦截。车载黑匣子记录下...
23:15
2025年9月17日,备受瞩目的汽车产业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东风集团携手襄阳市国有资本,宣布将强强联合成立一家专注于智能越野车型研发、制造与销售的新公司。这一战略性举措不仅标志着双方在汽车领域的深度合作,更将为智能越野车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新公司将全面继承东风集团丰富的车型平台资源,并整合其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同时获得猛士品牌商标的使用权。未来,新公司推出的智...
23:15
2025年9月17日,备受市场关注的*ST南置(股票代码002305.SZ)正式披露了其重大资产重组草案,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根据方案内容,公司拟以象征性的1元价格,将旗下房地产开发与租赁相关的核心资产及全部负债整体转让给上海泷临公司。此次交易涉及17项股权资产、配套应收款项、其他相关资产以及上市公司本部部分债务,其规模与影响均符合重大资产重组的监管标准。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