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脑极体(ID:unity007),作者风辞远,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写作的契机源于不久前参与的一场大模型与行业融合的主题论坛。活动结束后,主办方代表与我们交流时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你们总在谈论大模型,但究竟什么是大模型?多大才算大?为什么不能用小模型?”这一系列疑问再次凸显了智能化供需双方存在的话语体系鸿沟。当我们在谈论Transformer、Agent等前沿技术时,对方可能还在困惑“大模型”这一概念从何而来。这种认知隔阂在AI时代尤为突出,因为AI技术链条涉及算法、云计算、硬件、IT解决方案及最终用户,各环节参与者往往各自为政,缺乏对彼此领域的真正理解。

当前,各企业纷纷宣称产业大模型、行业大模型。从技术逻辑看,大模型确实能为众多行业带来显著的生产力提升。而中国企业对智能化的高接受度和强烈需求,使大模型走向产业实现数实融合成为中国AI发展的独特路径。在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这条脉络具有重要的宏观意义。然而实践中,这条道路充满挑战与误解。毕竟AI算法公司转型toB业务,十有八九难以成功。在大模型toB的新机遇面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产业究竟需要怎样的大模型?产业大模型绝非简单的AI公司做大模型与行业结合,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供需关系。

目前行业对大模型的认可度虽有所提升,但智能化项目本质上仍是买方市场。技术供应商必须适配最终用户的需求、能力、背景,甚至沟通话术和商业习惯。然而当前涌入AI大模型领域的大量互联网人才和资金,带来了思维定式。互联网的供需逻辑是单点供应对接海量需求,我有一招鲜便天下涌来。而大模型在各行业的适配看似简单,如工厂需要配料分析、银行需要投资分析,似乎都能用大模型解决。这种”风口思维”导致许多AI公司陷入误区:认为拥有大模型就能吸引各行业客户,推出几个行业案例就能被其他行业认可,将大模型泛化为万能钥匙。无论这些从业者是否真心相信大模型是产业万金油,还是刻意夸大其词,在产业客户看来都如同胡言。他们无法理解金融业的技术如何适用于煤矿,就像不会相信一种食品既能喂猫又能喂牛还能给人吃。

产业需要大模型做的第一件事,是避免将天差地别的行业笼统归纳为”产业”二字。即使在同一行业内,大模型也仅能解决部分问题,更不可能存在包治百业的万能模型。做IT的明白产品与服务并重,懂技术更要懂行业。但许多AI企业,尤其是追逐热钱的初创公司,普遍缺乏对产业需求差异性的认知和尊重。当然,不同行业对大模型有共通需求,如基础对话、计算机视觉、多模态能力。但更多情况下,各行业的应用意愿、数字基础能力,乃至安全需求、时延要求、运维需求都截然不同。现阶段,一种大模型能在具体行业内成功复制推广已属不易,更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

产业智能化中,产业需求永远优先于智能化技术。不提硬件和工程化,等于白费功夫。许多数字化企业发现,客户购买的产品实质上是封装了国外老旧开源软件的简单软件,仅做了行业定制化的按钮和UI。这些软件技术上早已落后,但客户却愿意买单。问题在于,如果没有这层封装,企业该如何使用?难道要每家工厂、矿山、林场都培养大批云计算、AI算法人才,还要让这些数字化专家指导企业生产运营销售?显然不现实。因此,一个反常识的事实是,相比先进技术,行业用户更看重那层”壳”——硬件化和工程化,即将技术能力按最终需求进行封装管理维护。虽然最终产品可能不先进,但能用、员工能学会,才是智能化的核心条件。

讨论行业大模型时,常陷入另一个误区:从业者过度关注算法层的领先性、国际性,纠结参数规模和测试记录,却忽视了行业需求。行业需要大模型做的,是与现有数字系统竞争,与使用成本较劲,与操作门槛较劲。这就要求大模型必须考虑硬件环境、网络环境、存算资源、操作系统,甚至部署环境的电力、湿度、温度。产业大模型要做的第二件事,是必须兼顾硬件适配和工程化问题。

大模型落地关键在于找准场景。但什么是场景?能起作用的那个地方才是场景。绝大多数企业并非IT导向,甚至无法派专人了解大模型。正如山不会来看你,你只能去见山。将大模型比作金矿,训练大模型只是挖到金矿,通过工程化方法将其融入行业现有数字化基础设施,才是将金矿运出山。

AI厂商常宣称专家下工厂,但这对潜在客户来说只是故事。专家驻厂确实存在,但通常是选择头部客户合作,厂商愿意亏本跑通模型观察问题。专家可以下厂,但不可能长期驻守。这是AI厂商进入行业的标准动作,却常被误解为常规动作。若依赖专家下厂推广大模型,AI永远无法普及,因为成本太高。产业大模型要做的第三件事,是技术具有行业内的低门槛可复制性,不能过度依赖人工定制化合作。尤其要注意,现阶段大中型企业在智能化投资愈发谨慎,试错成本不能过高。实验性强、不确定性大的大模型落地方案,目前难以获得大客户认同,更不可能通过重人工投入方式推广。

总结产业大模型当前阶段的落地挑战:1. AI厂商常将大模型神化,但行业需要理解和专注;2. AI厂商过度关注算法创新,但行业需要工程化和可操作性;3. AI厂商宣传依赖人才个案,但行业需要低成本可复制方案。大模型落地产业恰如旭日东升,但需扫除积雪,而回到用户界面,往往就能找到更多答案。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0月29日

19:47
2025年10月29日,中国领先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金道科技正式宣布与杭叉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开启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等精密传动部件的研发制造新篇章。此次战略携手标志着两大行业巨头的深度协同,通过整合各自在精密制造与机器人领域的核心优势,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机器人关键部件的领先技术方案。 此次合作的核心目标在于突破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瓶颈,金道科技...
19:47
2025年第三季度,獐子岛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净利润出现显著亏损,达到4252.26万元。同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92%,显示出明显的下滑趋势。从全年来看,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10.83亿元,虽然较去年同期仅下降7.14%,但净亏损却达到3237.34万元,反映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造成这一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市...
19:47
2025年前三季度,海信视像交出亮眼业绩单,净利润高达16.29亿元,同比增长24.27%,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达到428.3亿元,同比增长5.36%(调整后),进一步巩固了市场领先地位。其中,第三季度表现尤为突出,营收达到156亿元,同比增长2.7%;净利润更是攀升至5.73亿元,同比增长20.15%,显示出公司持续稳健的经营能力。 这一...
19:47
2025年10月29日,恒润股份正式发布重要公告,宣布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润六尺科技有限公司将在深圳启动一项重大战略投资,计划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润六尺科技有限公司。据悉,新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亿元人民币,注册地选定在中国科技创新之都深圳,核心业务将聚焦于算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此次布局是恒润股份在算力技术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旨在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增强公司在该领...
19:47
2025年10月29日,中国领先的锂电池材料供应商当升科技与江苏金坛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正式达成战略合作,签署固态电解质材料产业化项目投资合作协议。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标志着当升科技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布局再进一步,为推动中国固态锂电池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项目将由当升科技全资子公司当升科技(常州)新材料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实施,项目选址位于常州市金坛区现代化工...
19:17
2025年第三季度,中航沈飞交出亮眼业绩单,净利润高达2.25亿元,同比增长12.89%,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期公司营收达到59.78亿元,同比增长62.77%,营收规模再创新高。从全年来看,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06.07亿元,虽然同比下降18.54%,但净利润仍达到13.62亿元,同比下降25.10%。业绩波动主要受交付节奏变化及成本结构调整双重因素影响...
19:17
2025年前三季度,分众传媒交出亮眼业绩单,净利润高达42.40亿元,同比增长6.87%,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同期营收表现同样亮眼,达到96.07亿元,同比增长3.73%,彰显出公司强大的市场竞争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的表现,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双增长,分别为34.94亿元和15.7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08%和6.85%,进一步印证了公司业务持...
19:17
2025年10月29日,金帝股份正式发布关于拟发行可转债的重要公告,计划通过此次融资募集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这笔资金将重点投向两大核心项目:一是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二是关节模组精密零部件及半导体散热片智能制造项目。同时,部分资金也将用于补充公司日常运营的流动资金。此次募资计划的推出,充分体现了公司对战略发展的长远规划,其根本目的在于显著提...
19:17
续作将激扬首季高潮,草帽一伙从罗格镇扬帆起航,穿越神秘颠倒山正式踏入伟大航路,沿途将依次经历小花园、磁鼓王国、阿拉巴斯坦等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场景。这一段充满未知的冒险旅程,不仅延续了原作的魅力,更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盛宴。 与此同时,东映动画正式宣布为配合备受期待的"艾尔巴夫篇"制作升级,原定于2026年1月至3月将暂停播出。这一调整旨在为动画团队提供更充...
19:17
2025年10月29日,老板电器正式发布其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该季度实现营收27.04亿元,同比增长1.42%,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净利润方面则达到4.46亿元,同比增长0.65%,虽增速相对放缓,但仍保持积极态势。从全年来看,前三季度累计营收73.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4%,净利润11.57亿元,同比下降3.73%,整体业绩呈现一定压...
19:17
央视新闻报道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特大网络诈骗案,涉案团伙以“风水大师”为幌子,精心策划了一场针对中老年人的骗局。他们通过免费直播课程作为诱饵,吸引大量中老年群体参与,随后以高价收费课程和“督导师兄”陪伴为名,一步步诱导受害者深陷其中。更令人发指的是,该团伙还编造虚构的家人遭遇血光之灾等恐怖情节,对受害者进行心理操控,使其无法自拔。 在这起诈骗案中,“二阶”诈骗团...
19:17
2025年第三季度,大有能源财务状况出现显著波动,实现净亏损2.7亿元。这一季度表现进一步拉长了公司全年的亏损轨迹,前三季度累计净亏损已达11.22亿元,较去年同期实现了惊人的由盈转亏。这一业绩下滑背后,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煤炭市场价格持续下行,导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大幅缩水;二是资产减值计提大幅增加,反映出公司对部分资产未来盈利能力的担忧。面对严峻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