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AI新智能(ID:alpAIworks),作者:举大名耳,授权微新创想转载发布。近年来,视频AI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标志着AI竞争进入了全新阶段。在AI领域,聊天机器人、绘画工具等应用早已遍地开花,但在这片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一个技术门槛高且鲜为人知的方向正在悄然崭露头角——视频AI。这个领域不仅能够调动人类的视觉与听觉,更在多模态技术浪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根据Twitter上作者Will 郎瀚威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8月至9月,各大文生图类AI网站的访问量呈现下滑趋势。然而,就在此时,国外知名视频AI平台HeyGen的访问量逆势上涨92%,流量跃居各大独立AI网站之首。这一现象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为何默默无闻的视频AI突然异军突起,超越了备受瞩目的文生图类AI应用?在GPT-4V发布、多模态技术不断突破的背景下,这一变化又预示着怎样的未来趋势?

### 多模态的前奏

从AI发展的大格局来看,HeyGen的流量飙升或许只是多模态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一个注脚。谷歌推出具备多模态功能的Gemini,OpenAI发布GPT-4V,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将竞争焦点转向多模态技术。那么,为何多模态技术成为AI巨头眼中的关键突破点?答案可能在于其打破“专业壁垒”的潜力。

在多模态技术尚未成熟时,不同模态、领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例如,擅长文案创作的编辑若缺乏美术知识,难以用AI生成出色的视觉作品;而画师若未接受专业写作训练,也难以借助AI创作出优质文章。视频剪辑领域同样存在类似的“壁垒”。根据知乎上一位视频剪辑从业者的分享,一个完整的视频剪辑流程包括调色、素材整理、字幕添加等环节,需要掌握PR、Edius、剪映等多种软件,并熟悉各类转场、调色、粒子特效插件的使用。若要实现更丰富的效果,还需掌握b-roll转场、字幕遮罩、坡度变速等复杂操作。此外,素材搜集和版权问题也是一大挑战。正是这些原因,使得视频剪辑成为一项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以国内知名平台B站为例,一位百万粉丝UP主团队透露,为了保证视频质量和更新效率,通常会配备数名经验丰富的剪辑师。

若有一种AI剪辑应用能够根据创作者的思路,自动高效地完成整个视频制作,视频领域将迎来怎样的颠覆?实际上,这样的技术已经出现。以下两张图片分别来自不同视频片段,你能分辨出哪个是真人,哪个是AI生成的吗?答案是:这两个视频均由AI生成,且均出自HeyGen平台。在HeyGen上,用户只需上传一段2分钟的小视频,就能生成与真人无异的效果,甚至可以调整手势、面容和口型等细微肢体语言。这类技术的实现,正是多模态技术发力的开端。

### 视频AI之力

以上所有视频均来自HeyGen的Joshua Avatar2.0,一款主打超逼真效果的AI人像视频工具。实现这样逼真的视频效果只需三个步骤:选形象—写文本—输出。HeyGen与其他同类视频AI应用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可以利用现有数据创造全新内容。以往的类似应用,如D-ID,虽然也能从照片或AI形象生成视频,但更多是基于复制或处理已有内容的AI技术。这些技术需要用户提供照片或录音,或从有限的AI形象中选择,限制了用户的选择和定制空间。而HeyGen的技术允许用户从文本直接生成视频,并使用多种AI形象和声音。目前,HeyGen提供超过100种数字人素材和模板,涵盖广告、电商、新闻等场景,还支持自己编辑PPT生成。此外,HeyGen支持300种不同音色和40种语言,以及视频翻译功能,一键将视频翻译成其他语言,对跨国和多语言沟通极为有用。通过这种定制化和排列组合的方式,HeyGen能够快速制作出适用于多种场景的视频,让不精通视频剪辑的人也能轻松表达创意。

除了HeyGen,许多类似的视频AI应用也在悄然崛起。例如,Pictory.AI可以直接将脚本转化成视频。用户只需几次点击,就能生成配有逼真AI语音、匹配素材和音乐的专业视频。在制作视频时,用户可以从Pictory提供的多种模板中选择,设置视频样式。Pictory会根据用户输入的文本和选择的模板,自动生成故事板。故事板由多个场景组成,每个场景包含文字、图片、AI语音和音乐。用户可以在故事板上预览并编辑调整。如此一来,团队无需昂贵的摄影师和剪辑师,也能制作出高质量视频。

同样地,用3D CGI角色替换真人演员的Wonder Studio,也是旨在提高视频制作效率的AI应用。Wonder Studio是一个基于网页的视频平台,用户可以轻松将任意CGI角色添加到场景中,实现无缝融合。用户只需拍摄所需场景并上传,Wonder Studio的AI引擎会分析演员的动作和面部表情,转换成运动数据,驱动用户选择的CGI角色。这样,用户无需复杂的3D软件或昂贵的制作设备,也能完美替换真人演员。

### 趋势及国内现状

从以上视频AI的技术特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目前视频AI技术的两大趋势:

1. **制作流程极大简化**
利用生成式AI技术,人们能够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重新组合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数据,创造全新内容。这不仅降低了成本,更打破了各模态之间的“技术壁垒”。这一壁垒的打破,正是生成式AI走向通用化、普及化的关键。

2. **内容的多样性和定制性**
利用多模态AI技术,人们能够处理和关联多种信息模态,在内容创作过程中更好地表达个性风格,适应不同场合和目的。这是以往受限于已有素材的单一模态技术难以实现的。

目前,国内的视频AI应用只勉强做到了“简化”这一步。虽然国内已有腾讯智影、一帧秒创、万彩微影等类似AI视频应用,但它们主要利用AI简化视频创作过程,提供文本配音、文章转视频、数字人播报等功能。然而,在生成效果方面,国内应用的视频清晰度、素材丰富度以及定制化功能仍与HeyGen等应用存在较大差距。例如,腾讯智影的数字人视频可选素材有限,生成的视频在流畅度和逼真度上仍未达到HeyGen的水平。

总体而言,这类应用仍只能在平台提供的素材库内选择有限元素进行创作,且在某些类别(如数字人视频)上,国产应用生成的视频仍未达到HeyGen的流畅、逼真标准。若在本轮AI革命中,国内视频AI技术仅止步于“降本”环节,从长远来看,将难以征服智能化时代的观众。

当下观众对AI制作视频的态度仍较为冷淡,许多人认为在视频中使用AI技术是一种偷懒、不负责任且廉价的制作方式。究其原因,是部分国内AI技术尚未突破感官阈值,观众能明显察觉到“这不是人做的”,从而产生“没有感情”“粗制滥造”的印象。更有甚者,将使用AI技术的视频打上“营销号”的标签。面对这样的环境,许多珍惜声誉的视频创作者不敢轻易使用AI技术,生怕被扣上“粗制滥造”的帽子。

生成式AI的进步确实极大简化了视频制作流程,但在智能时代,观众不再想看到批量生产的“低劣”视频。要想摘掉这样的标签,真正让作品具有感情和灵魂,除了“降本”之外,国产视频AI在个性化、拟真度以及素材丰富性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0日

08:37
2025年11月19日,全球知名电子产品维修平台iFixit发布了一份深度拆解报告,首次揭示了苹果公司在iPhone Air的USB-C接口外壳上创新性地应用了3D打印金属工艺这一前沿技术。据报告详细披露,该关键零件采用先进的BLT激光粉末床熔融设备,以回收钛金属为原料进行精密制造。经过特殊工艺处理,零件表面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链状纹理,初步分析认为这可能是通过...
08:37
2025年11月19日晚,备受瞩目的东风风行星海S7 800V超快充版正式揭开神秘面纱,正式登陆市场。新车共推出四款车型,分别搭载565km和650km两种续航版本,并特别推出限时置换一口价活动,起售价仅为10.59万元,为消费者带来极具吸引力的购车选择。 作为基于东风汽车全域800V高压平台打造的旗舰车型,星海S7 800V超快充版在性能与效率上实现了...
08:37
2026款特斯拉Model X的轻量化成果在近日浮出水面,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于2025年11月18日确认,该车型实测重量仅为2367kg,较2016款Model X实现了181kg的显著减重。在当前汽车行业普遍面临增重趋势的背景下,Model X凭借一系列创新技术升级,成功实现了逆势瘦身,展现出特斯拉在车身轻量化领域的领先实力。 电机系统的革...
08:03
11月17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并指定国泰君安证券作为独家保荐机构。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已成长为行业领军者。根据2024年的财务数据,卡诺普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焊接机器人出口商,更在国内焊接机器人制造商中稳居首位,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公司由李良军、朱路生...
08:03
2025年11月20日,联想集团正式发布了其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二财季财务报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卓越的市场表现。财报显示,联想集团本季度总营收高达1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更彰显了其持续稳健的发展态势。令人欣喜的是,经调整净利润也达到了36.6亿元,同比增长25%,进一步印证了公司业务的健康运营与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08:03
2025年11月19日,OpenAI正式发布了全新的智能体编程模型——GPT-5.1-Codex-Max,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Codex系列发展进入新纪元。作为Codex界面的默认模型,GPT-5.1-Codex-Max不仅继承了前代产品的强大功能,更在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该模型创新性地引入了"压缩"机制,能够在数百万级别的token上下文中实现持续高效运...
08:03
北京互联网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备受关注的直播带货纠纷案,最终以消费者胜诉告终。法院认定涉事商家存在虚构中奖订单、拒不履行促销承诺等欺诈行为,依法作出判决。这一案例不仅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直播带货行业敲响了警钟。 2025年2月13日,原告孙某在被告直播间积极参与促销活动,成功抢下首单并支付299元。当时公屏实时显示其位列前两名,符合"前两名下单免单...
08:03
2025年11月19日,汽车行业传来重磅消息,广汽丰田宣布将在2026年全面停产两款核心燃油车型,其中一款月销量突破千辆的紧凑级轿车,以及一款年销量超过万台的中型SUV,这两款车型合计销量占其2025年前10个月总销量的五分之一。这一决策背后,是丰田中国对产品策略的重大调整,核心在于终止向两家合资企业投放“姊妹车型”。受此影响,一汽丰田也将停产一款年销量逾万...
08:03
2025年11月20日,科技界迎来重磅消息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正式宣布,在为公司效力十二载后决定离职,并将创立一家专注于Adva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AMI)的AI初创企业。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杨立昆职业生涯的全新起点,更预示着AI领域即将迎来新的变革浪潮。 自2013年加入Meta以来,杨立昆始终致力于推动AI技术的边界拓展...
07:22
2025年11月20日,科技巨头英伟达发布最新季度财报,其业绩表现惊艳市场,被公司内部誉为"杰出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的创新先锋,在CEO黄仁勋的卓越领导下,正引领全球AI芯片市场的蓬勃发展。这份亮眼财报不仅彰显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硬件领域的领导地位,更印证了其技术战略的前瞻性。 财报发布之际,英伟达再次重申其雄心勃勃的5000亿美元年收入长期目标。这...
07:22
2025年11月20日,科技巨头英伟达成功举办了备受瞩目的分析师电话会议。这场重要会议于美国当地时间晚间举行,吸引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众多资深金融分析师的积极参与。与会嘉宾围绕最新财务报告、业务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战略规划展开了深入交流。 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聚焦于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卓越表现、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引擎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优化布局。通过先进的线...
07:22
2025年11月19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强势突破97550元/吨,创下年内历史新高。这一显著的价格上涨主要得益于锂资源供需格局的持续变化,而具备成本优势的盐湖提锂产业链正因此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全球最大的盐湖提锂基地,我国青海地区在提锂技术上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自主“吸附+膜法”提锂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经过近20年的持续技术攻关与积累,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