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价值星球Planet(ID:ValuePlanet),作者唐飞,编辑刘景丰,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近年来,锅圈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高效的扩张策略,迅速崛起成为餐饮行业的领军企业。从2015年成立之初的火锅食材供应链,到如今全国9978家门店的规模,锅圈仅用6年时间便实现了从B端到C端的华丽转身,并成功冲刺港交所。这家公司不仅吸引了IDG资本、茅台建信等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更在2022年以3.0%的市场份额稳居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行业第一。随着2022年扭亏为盈,锅圈正式开启上市征程,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从蜜雪冰城近13年的积累,到锅圈的6年跨越,究竟是什么秘诀推动了它的爆发式增长?

01 精准定位:平价火锅的全产品解决方案
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指出,锅圈的腾飞不仅受益于消费习惯的转变,更源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打造专业居家火锅全产品线,并坚持高性价比策略。然而,创始人杨明超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出生于周口鹿邑县的杨明超,1994年郑州大学毕业时获得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却因不安于现状选择下海经商。从啤酒代理商到饭店、面馆,再到2005年风靡郑州的“黑老婆”露天夜市,杨明超的创业经历充满波折。尽管最终因政策调整以失败告终,但这段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市场经验。

2015年,杨明超将目光转向火锅领域,创新推出“在酒吧里吃火锅”的板凳吧式模式,仅一年时间便开设80多家门店。当终端门店运营步入正轨后,他果断向上游延伸,成立河南锅圈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为中小型餐饮企业提供食材服务。2017年,第一家零售店落地郑州,以“人均不到50元吃火锅”的口号迅速引爆市场。随着加盟模式的引入,锅圈规模呈几何级数扩张,几年间便成为全国性连锁品牌。数据显示,锅圈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人均消费超70元,而在郑州、武汉等下沉市场仍维持在50元左右,这种差异化定价策略有效平衡了市场渗透与盈利能力。

杨明超认为,锅圈的成功在于用平价方式满足下沉市场消费升级需求。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6.1%,预计2026年将突破8000亿元。而该行业仍处于高度分散状态,前五大零售商市场份额仅11.1%,其中锅圈以3.0%的份额位居榜首,这一数据印证了其精准的市场切入策略。

02 “农村包围城市”:下沉市场的差异化扩张
除了定价策略,锅圈的成功还归功于独特的用户定位。杨明超将锅圈的发展路径概括为“农村包围城市”——先从县城布局,再逐步渗透一二线城市。窄门餐眼数据显示,锅圈65.46%的门店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而一线城市占比仅5.9%。中国超9亿下沉市场人口,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和消费能力提升,正成为餐饮品牌不可忽视的蓝海。

锅圈的快速扩张离不开其创新的加盟模式。截至2023年4月,锅圈仅保留6家自营店,其余均为加盟店,这种模式与蜜雪冰城类似,但锅圈更胜一筹的是“零加盟费”策略。尽管如此,加盟商仍需承担高昂成本。一位北京远郊加盟商透露,50㎡店铺年租金超20万元,加上管理费、水电费等,年固定成本约40万元,夏季销量下滑时毛利率难以达标。

为解决加盟商痛点,锅圈构建了“三重裂变”体系,并形成完善的加盟管理体系,涵盖开店指导、运营支持、技术培训和巡店反馈。以运营为例,2020年锅圈将单人对接30店的模式优化为5店,显著提升了问题响应速度。河南市场更是细分为五大战区,形成“战区-城市区-组长-运营指导-门店”的垂直管理体系。此外,锅圈还提供260个门店运营工具包,将管理痛点工具化。2020-2022年,锅圈关店率控制在3%以内,这一数据在2020年关店率超30%的行业背景下尤为亮眼。

03 抓住年轻消费群体:社交火锅的圈层营销
火锅作为社交属性极强的餐饮品类,天然契合年轻人聚会需求。数据显示,女性火锅爱好者占比55.4%,男性44.6%,18-30岁人群贡献超六成消费。为吸引年轻消费者,锅圈采取多维度营销策略:2020年携手岳云鹏代言,2021年成为CCTV体育频道美食合作伙伴,2022年接连合作《加油!小店》《暖暖的火锅》等热门综艺,持续强化品牌认知。

线上,锅圈APP、小程序与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协同,第三方平台贡献超20%营收,30分钟闪电配送满足即时需求。抖音平台超8000家门店的直播带货,更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实际销售。线下,锅圈赞助西湖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品牌标语遍布全场,有效触达年轻群体。此外,为迎合“懒宅经济”,锅圈推出“一人食”和“即烹餐包”,满足个性化需求。

然而,锅圈也存在明显短板——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20年研发费用仅23.5万元,占营收比例不足0.01%,2022年虽增至998.1万元,但研发费用率仍不足千分之一。这意味着锅圈用百万级研发费用支撑了71.74亿元营收,这一模式虽高效,却隐藏着产品创新乏力风险。业内人士指出,火锅品类同质化严重,品牌需持续投入研发,打造爆款产品才能保持竞争力。

参考资料:
[1]《锅圈食品:一站式食材解决方案龙头,开辟冻品C端新战线》,光大证券
[2]《2023零售消费行业智能分析与决策实践合集》,观远数据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微新创想转载,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20日

08:37
2025年11月19日,全球知名电子产品维修平台iFixit发布了一份深度拆解报告,首次揭示了苹果公司在iPhone Air的USB-C接口外壳上创新性地应用了3D打印金属工艺这一前沿技术。据报告详细披露,该关键零件采用先进的BLT激光粉末床熔融设备,以回收钛金属为原料进行精密制造。经过特殊工艺处理,零件表面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链状纹理,初步分析认为这可能是通过...
08:37
2025年11月19日晚,备受瞩目的东风风行星海S7 800V超快充版正式揭开神秘面纱,正式登陆市场。新车共推出四款车型,分别搭载565km和650km两种续航版本,并特别推出限时置换一口价活动,起售价仅为10.59万元,为消费者带来极具吸引力的购车选择。 作为基于东风汽车全域800V高压平台打造的旗舰车型,星海S7 800V超快充版在性能与效率上实现了...
08:37
2026款特斯拉Model X的轻量化成果在近日浮出水面,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于2025年11月18日确认,该车型实测重量仅为2367kg,较2016款Model X实现了181kg的显著减重。在当前汽车行业普遍面临增重趋势的背景下,Model X凭借一系列创新技术升级,成功实现了逆势瘦身,展现出特斯拉在车身轻量化领域的领先实力。 电机系统的革...
08:03
11月17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并指定国泰君安证券作为独家保荐机构。这家成立于2012年的企业专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表现,已成长为行业领军者。根据2024年的财务数据,卡诺普不仅是中国最大的焊接机器人出口商,更在国内焊接机器人制造商中稳居首位,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公司由李良军、朱路生...
08:03
2025年11月20日,联想集团正式发布了其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二财季财务报告,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卓越的市场表现。财报显示,联想集团本季度总营收高达14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更彰显了其持续稳健的发展态势。令人欣喜的是,经调整净利润也达到了36.6亿元,同比增长25%,进一步印证了公司业务的健康运营与盈利能力的显著提升...
08:03
2025年11月19日,OpenAI正式发布了全新的智能体编程模型——GPT-5.1-Codex-Max,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Codex系列发展进入新纪元。作为Codex界面的默认模型,GPT-5.1-Codex-Max不仅继承了前代产品的强大功能,更在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该模型创新性地引入了"压缩"机制,能够在数百万级别的token上下文中实现持续高效运...
08:03
北京互联网法院近日审理了一起备受关注的直播带货纠纷案,最终以消费者胜诉告终。法院认定涉事商家存在虚构中奖订单、拒不履行促销承诺等欺诈行为,依法作出判决。这一案例不仅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直播带货行业敲响了警钟。 2025年2月13日,原告孙某在被告直播间积极参与促销活动,成功抢下首单并支付299元。当时公屏实时显示其位列前两名,符合"前两名下单免单...
08:03
2025年11月19日,汽车行业传来重磅消息,广汽丰田宣布将在2026年全面停产两款核心燃油车型,其中一款月销量突破千辆的紧凑级轿车,以及一款年销量超过万台的中型SUV,这两款车型合计销量占其2025年前10个月总销量的五分之一。这一决策背后,是丰田中国对产品策略的重大调整,核心在于终止向两家合资企业投放“姊妹车型”。受此影响,一汽丰田也将停产一款年销量逾万...
08:03
2025年11月20日,科技界迎来重磅消息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正式宣布,在为公司效力十二载后决定离职,并将创立一家专注于Adva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AMI)的AI初创企业。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杨立昆职业生涯的全新起点,更预示着AI领域即将迎来新的变革浪潮。 自2013年加入Meta以来,杨立昆始终致力于推动AI技术的边界拓展...
07:22
2025年11月20日,科技巨头英伟达发布最新季度财报,其业绩表现惊艳市场,被公司内部誉为"杰出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的创新先锋,在CEO黄仁勋的卓越领导下,正引领全球AI芯片市场的蓬勃发展。这份亮眼财报不仅彰显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硬件领域的领导地位,更印证了其技术战略的前瞻性。 财报发布之际,英伟达再次重申其雄心勃勃的5000亿美元年收入长期目标。这...
07:22
2025年11月20日,科技巨头英伟达成功举办了备受瞩目的分析师电话会议。这场重要会议于美国当地时间晚间举行,吸引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与众多资深金融分析师的积极参与。与会嘉宾围绕最新财务报告、业务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战略规划展开了深入交流。 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聚焦于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卓越表现、数据中心业务的增长引擎以及全球供应链的优化布局。通过先进的线...
07:22
2025年11月19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价格强势突破97550元/吨,创下年内历史新高。这一显著的价格上涨主要得益于锂资源供需格局的持续变化,而具备成本优势的盐湖提锂产业链正因此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全球最大的盐湖提锂基地,我国青海地区在提锂技术上已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自主“吸附+膜法”提锂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经过近20年的持续技术攻关与积累,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