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随着GPT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和大模型的跨越式发展,人工智能正式迈入2.0时代,整个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在此历史性背景下,由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与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联合主办,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以及至美资本等机构共同支持的“AI 2.0,投资新机遇——2023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峰会”于10月1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2号馆盛大举行。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着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这一领域已成为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也正迈入高质量加速发展的全新阶段。然而,在机遇面前也伴随着挑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体系尚不完善、头部平台企业技术升级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竞争与发展浪潮中,创业公司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先锋力量,而创投机构则是支持这些企业乘风破浪的坚实后盾。当前,全球主要国家正展开激烈的人工智能科技角逐。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涌现出众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业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以大模型为例,美国OpenAI凭借ChatGPT的爆发式增长突破十亿月活用户;Anthropic的Claude和Meta旗下的Llama紧随其后,前者获得亚马逊40亿美元投资,后者在Hugging Face社区下载量超过3000万次,GitHub相关项目数量突破7000个。国内各大科技企业纷纷展开”千模大战”,积极运用向量数据库等Langchain模型满足产业需求;与此同时,众多创业公司在垂直领域的大模型创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座持续创造科技奇迹的城市——深圳,已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并走在全国前列。据统计,2022年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2488亿元,同比增长32.10%。2023年,深圳市迅速推出《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统筹设立1000亿元人工智能基金群,积极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全力创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先锋城市。
在深圳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挑战与机遇并存。投融资资源的有效配置,正是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催化剂。此次峰会吸引了超过300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及相关上市公司,200多家VC/PE和产业投资机构参会,数十位人工智能领域创业公司创始人、高管、产业专家及资深投资人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或参与圆桌论坛。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沈志群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加快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发展,实现这一领域的自立自强,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先企业,是打赢中美科技战、投资战的重要战役。他强调,面对AI 2.0新时代,投资机构必须重点解决五个问题:一是大力支持”投早投小”;二是全面提高投后管理服务;三是开拓资本与项目对接渠道;四是重视投资形成产业集群;五是加快推进股权投资生态圈和产业链建设。
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厉伟发表主题演讲《”窄门——科创必由之路”》,系统阐述了科技创业的关键要素;大米创投董事长艾民分享了对AI 2.0时代投资逻辑的独到见解;AI语音通话服务商硅基智能创始人兼董事长司马华鹏以《为人类创造一亿硅基劳动力》为题,分享了企业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方面的创新实践。
上午的第一场圆桌论坛由投资人、原央视财经主持人艾诚主持,与来自创东方投资、东方富海等机构的7位资深投资人,围绕”AI新时代,投资新机遇与新挑战”展开深入对话。第二场圆桌论坛由至美资本管理合伙人任东林主持,联合清控银杏合伙人程鹏,与来画、硅基智能等头部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创始人,聚焦”行稳创新,铸造高质量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战舰”主题,从创业视角解读新时期企业长效健康发展新思路。
下午的第一场圆桌论坛由至美资本管理合伙人任东林主持,联合毅达资本合伙人周喆,与矩阵起源等6位细分领域领先创业公司创始人,探讨人工智能在垂直行业的商业落地与产业化话题。最后一场圆桌论坛由任东林联合索道投资创始合伙人石东华主持,与优地科技等5位机器人和自动驾驶领域硬科技创业者,分享对”机器人——行业发展新范式与新机会”的专业观点,深入讨论具身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的关键问题。
峰会期间特别设置了”投融资专场路演”环节,通过企业与投资机构一对一洽谈,为双方提供高效对接平台。此次峰会与”第四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同期举办,吸引了众多优秀人工智能企业与创投机构参与,以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的宗旨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发展。主办方表示,此次峰会旨在聚集产业、资本、行业组织和专业媒体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中国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产业进展和创业公司投资价值,推动这一战略性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