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ID:excel-ers),作者:王熙媛,编辑:曹宾玲 Reno,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在2023年的招聘市场上,比亚迪以“校招一天收12万份简历”的惊人数据冲上热搜,其火爆程度令人瞩目。然而,比亚迪的热度并非孤例。社交平台“帮忙选offer”的帖子里,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以及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新选项层出不穷,一股进“工厂”的风潮正席卷整个就业市场。相关报告显示,2023届毕业生期望就业岗位在制造业的占比达8.1%,在14个行业大类中增幅第一。这场双向奔赴似乎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随着互联网大厂逐渐跌落神坛,接地气的新兴制造业正在爆发式增长,为年轻人提供了全新的造梦空间,推动着就业观悄然发生“脱虚入实”的转变。本文将带您走进几位职场人的真实经历,见证这场观念转变背后的故事。01工厂螺丝钉vs互联网精英,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不知道公司招一些文科生来干什么”“这你都不明白啊,这是最基本的啊”“我现在没空,你换个人问一下吧”……向研发工程师求教技术问题的时候,文科生出身的魏佳总是不得不面对别人的不耐烦。那是2019年的夏天,刚刚踏入工业世界的她发现一切都与想象中截然不同。在学校里读书时,她对未来的憧憬是手捧咖啡、脚踩高跟鞋、出入CBD的office lady。但进入锂电厂后,她的日常变成了催设计冻结、催采购回料,时不时穿着车间工作服、套着蓝色鞋套蹲守产线,“有点像工厂保姆”。更让她感到吃力的是,身为技术小白的魏佳,需要用夹杂着大量专业名词的英语和法语与客户沟通,还要谙熟于心对接的众多部门的工作,以致于地铁上、电梯里,她总是抓紧每分每秒的碎片化时间恶补各种技术知识。有时候,在随时待命被传唤、加班到深夜的时刻,魏佳的心里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当初“进厂”的决定,是不是选错了?但对当时的她来说,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考研失败后,魏佳疯狂地投递简历,在各个招聘会上奔波,但收到的回应寥寥。焦虑的她不得不向一些陌生的赛道投去简历,现在就职的锂电厂,就是在那时向她递来了橄榄枝。那时候,她的同学最向往的行业是房地产、教培和互联网,魏佳也憧憬过进大厂,但连简历都不敢投几个,“太火了,根本轮不上我。”毕竟那是互联网大厂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回看2018年左右的应届生求职报告,投递热度排名几乎都被大厂屠榜了。以字节为例,2020年全球员工数相比2019年直接翻倍,突破了十万人大关,字节HR常常形容自己的工作是“边开飞机边换引擎”。和魏佳同年毕业的李旭则如愿进入了互联网大厂做运营。大厂的美丽新世界,和他想象中一样美好。和同事出门吃饭,感受到了路人对自己脖子上工牌投来的注目礼,李旭笑笑,故意挺起了胸膛亮出工牌,就差没把“我是大厂人”写在脸上。他骄傲于工牌所标榜的身份,那意味着他一毕业就能拿着数倍于其他同学的工资,以及入职就配Mac电脑,坐一天也不会累的昂贵的人体工学椅,还有自带泳池的公司健身房。李旭的部门里12个人,有一半都是海归硕士,其余全是985、211学历,每天和一群“互联网精英”打交道,氛围也是格外轻快。不出意外,那是公司的黄金年代,多个产品线如火如荼,除了主体业务之外,还涉及房产、汽车、装修,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亲眼见证这一切的李旭,自然也分到了一杯羹,“能加入这里,是多么幸运啊。”他常常想。然而,在他还在期许着美好未来之时,互联网其实已经暗潮涌动。02跟着大厂一起过气?部门聚餐结束后,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去KTV唱歌,李旭看了一眼手机,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到了包间里,有一半的人都拿出了电脑继续工作,暂时没有工作的人去拿着话筒当麦霸。没人惊诧,仿佛一切都顺理成章,因为每次团建都有人边吃饭边工作。李旭一直记得那时KTV昏暗的灯光、零落的歌声,和同事们被电脑屏幕照亮的脸交织在一起,现场堪称大型现代主义荒诞戏剧。但这样的透支,让不安的感觉开始盘旋。尤其是在2021年春节返工不久,李旭就听说了几轮大厂的裁员消息。“降本增效”成了大厂的主旋律,“毕业”“优化”“向外输送人才”成了包装裁员的新名词。危机感之下,他渴望求变,主动离职,却猝不及防地跌了一跤。“抱歉,我们觉得你的过往经验和这个岗位不太匹配。”面试官礼貌的微笑往往附上一句让他透心凉的话。四个月以来,捧着一个个拒绝通知的李旭发现,他对大厂运营岗位的担忧,在离职后全都变成了现实:没有技术加持,却有细分方向的限制,可替代性很高。“离职后除非去同类型的平台就业,否则之前积累的经验全都用不上了。”失落的李旭渴望摆脱“大厂后遗症”,而他所苦苦追寻的安全感,陈璐却在入职后不期而遇。刚入职这家智能短交通和机器人公司时,陈璐还在惊讶,“做制造业的项目管理怎么连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都要管!”“人、机、料、法、环”处处都要协调,项目管理要像开了天眼一样统筹全局,对于她这个应届生来说,“简直是年纪轻轻就给背上纹关公——扛不动啊。”但深入了解这个行业之后,她开窍了。“有一批返工产品需要更换螺丝钉,是用新料还是旧料?如果用新螺钉,配合的部门又是哪些,由谁来改物料明细?采购和销售赶不赶得上,来得及完成大家的KPI吗……”在主持项目会议之前,陈璐已经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在对各部门的职能都有清晰的了解之后,她用一颗螺丝钉串联起了所有部门。不像在软件公司实习时被虚拟的代码环绕,当她走在车间,看见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是如何由零部件到组装时,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制造业求稳,因为对生产流程越熟悉的人越能保障生产,几年积累下来之后就不容易被淘汰。”这让她这个“基层打工人”感到安心。而身在锂电厂的魏佳,已经随着新能源风口起飞了。看着薪酬调整确认单上15%的薪资涨幅,魏佳笑了。这是她入职以来第三次接到涨薪的通知。在烈火烹油的行业里,魏佳所在的公司客户翻了三四倍,工厂从两个扩到六个,入职的人数几乎一年翻一倍,且在她入职一年后,新招的应届生薪资的起点已经比原来高出了20%。魏佳每天被忙碌、加班充斥着,人像陀螺一样飞速旋转。她也会有疲惫的时刻,但更深刻的体会是刺激和亢奋。三年的时间里,她连跳三级,从项目助理工程师一路晋升到了项目高级工程师。她已经不是一开始的那个对专业知识一无所知的文科生,而是成长为独立带三个项目、和客户就技术问题对答如流的职场高手。“现在经常会想,幸好自己最后进了这个赛道。”魏佳感慨地说道。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争相涌入,制造业的水温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03争抢一张黄金制造业的船票捏着手里厚厚一沓简历,魏佳心底五味杂陈——里面没有一个应聘者,像她一样是文科生。“这两年,公司招项目管理更倾向于有工科背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她知道对公司而言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意味着,公司正残酷地向一些能力不匹配的人关闭大门。985材料硕士就读的宋文,对此深有感触。“谁说比亚迪985点击即送的?”“迪子这么不给面子,简历关就挂了,是我不配了。”听到室友被分到“人才库”的哀嚎,宋文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听说今年清北的人都下场竞争了。”但明知山有虎,他还是要前进。毕竟作为“天坑专业”的学生,过去他只能“仰望”进入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现在随着新能源的爆发,他们也拥有了属于自己行业的“大厂”。更何况,在互联网大厂等行业的一众裁员潮里,制造业的平稳甚至是升温,显得难能可贵。可以看到,2022年纯互联网职位量同比缩减了一半。但制造业捷报频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岗位发布数量保持8%的增长。而一旦搏击成功,就相当争取到了一张黄金制造业的船票。秉持着这个信念,这个秋招季,宋文风里雨里,不断赶场面试,最终拿下了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8个offer,每个年薪都在20万以上。今年已经毕业入职了一家主攻无人驾驶配送车企业的里奥,更是切身感受到了腾飞的速度。“我们申请资金补贴,最快一周就能批下来。”听到师傅的科普,里奥有些心潮澎湃。学供应链管理专业的他,就是看准了制造业带动下行业前景的广阔,果断入行的。据他了解,公司从年初到现在,员工数量已经翻了一番。并且随着工作时间的拉长,公司带给他的感受也在不断刷新。在入职前,他听说一些车厂,每天早上、下午需要各打两次卡,办公室桌面上除了电脑、水杯、键盘、鼠标、文件之外,别的东西一律不准放,管理人像管理机械一样死板。因此入职培训,听到主管说“我们是一家有互联网精神的公司”时,里奥多少有些不屑:“扯什么互联网,无非是用一些新词来标榜自己不一样罢了。”但很快他的认知得到了扭转。三个月以内,他跟进的一个产品品类已经立项两次,迭代速度堪比互联网企业。公司的王牌产品也在不断更新,往往这个项目还在执行阶段,另一个改动又已经下达,整体节奏非常快。“谁能想得到这是2023年的制造业呢?传统制造业的产品性能质量得到市场认可后迭代就会比较谨慎了,但在这里,技术和创新比生产还重要。”里奥说。并且这家智能制造企业还在更多的地方向大厂看齐。比如虽然有师傅“传帮带”,但公司内部就像互联网大厂一样称呼大家是“同学”,管理相对扁平,有时还有下午茶等大厂人高福利的标配。这些都让里奥觉得很满足,他希望这样的美好时代,能持续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微新创想转载,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11月02日
2025年10月,上汽集团交出亮眼答卷,整车销量高达45.40万辆,同比增长12.96%,展现出稳健的发展势头。回顾全年,1-10月累计销量突破364.72万辆,同比增长19.53%,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汽集团表现尤为抢眼,10月份单月销量达到20.67万辆,同比增长31.58%,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截至10月底,新能源汽车累...
2025年11月2日,万科A公司正式发布公告,宣布与公司最大股东深铁集团达成一项重要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框架协议》内容,深铁集团将在2025年内为万科提供总额不超过220亿元人民币的借款支持。这一举措旨在为万科提供强有力的流动性保障,助力其稳健运营和业务发展。
此次借款范围广泛,不仅涵盖了此前已发生但缺乏抵质押担保的信用借款,还包括后续因各种原因无法实施担...
2025年11月2日 北京讯 在备受瞩目的商业保险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会上,合源生物谈判团队传来重大喜讯 其自主研发的CAR-T药物纳基奥仑赛注射液已成功与商保达成报销协议 有望首次纳入商业保险报销范围 这一突破性进展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纳基奥仑赛注射液于2023年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然而 由于其高昂的治疗费用此前未能成功进入国家医保谈判...
亿咖通科技近日正式宣布与纽约知名投资机构ATW Partners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签署了总额最高可达1.5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作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独立运营的科技创新企业,亿咖通始终深耕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领域,凭借其领先的数字座舱、主动安全系统、自动驾驶传感器以及车联网云平台等综合解决方案,在智能出行技术领域树立了卓越的行业地位。此次融资不仅将为其全球...
2025年11月2日,同程旅行集团通过旗下核心企业艺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对新生支付的全资收购,成功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许可证。这一战略性举措不仅标志着同程旅行在支付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意味着其构建了从旅游预订到支付结算的完整业务闭环,显著增强了平台在支付环节的自主掌控能力。
此次交易完成后,新生支付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更,...
2025年11月2日,大烨智能正式宣布其全资子公司锦华零壹与锦华零贰将携手OOS International B.V.签署一项重要的光船租赁合同。根据协议内容,两艘现代化船舶“锦华01”和“锦华02”将以每日22250美元的固定租金标准,长期租赁给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用于其海上油气项目的运营支持。此次租赁合作期限长达1095天,预计可为公司带来总计4872.75...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近日在"All In Podcast"节目中释放重要信号,透露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的Cybercab车型将彻底告别传统方向盘和踏板。这位科技巨头明确指出,这款自动驾驶汽车将完全无需驾驶员手动操控,其设计理念类似于乘坐网约车时的体验——乘客无需关注驾驶过程,只需享受旅程。这一大胆表态进一步印证了特斯拉在纯无人驾驶领域的坚定决心。
值得...
2025年11月2日,山东航空在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隆重开启“青岛-曼谷”国际货运新航线,标志着中泰两国间首条直飞航空货运通道正式投入运营。首架由B737-800BCF全货机执飞的航班满载跨境电商货物,顺利抵达曼谷国际机场,为两地间的物流合作开启了高效便捷的新篇章。
此次新航线的开通,不仅显著提升了中泰两国间的物流运输效率,更为跨境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11月2日,中国领先的创新药企贝达药业正式宣布与新兴生物技术公司晟斯生物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双方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两家企业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强强联合。根据协议内容,贝达药业将全方位赋能晟斯生物,在药物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制造、注册审批及市场推广等关键环节提供战略性支持,助力其加速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作为本次合作的延伸,贝达药业的...
特斯拉在美国市场重磅推出全新服务Tesla Ride,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自动驾驶深度体验。这项创新项目让参与者亲自坐进驾驶座,在真实路况中全面感受特斯拉监督式全自动驾驶(FSD)的卓越性能,同时由专业顾问在副驾驶位提供全程指导。顾问不仅会详细介绍FSD系统的运作原理,还会协助调整车辆舒适设置,并演示各项娱乐功能,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轻松上手。
为提升体验趣...
2023年10月,长城汽车交出亮眼答卷,销量高达14.31万辆,同比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22.5%。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品牌实力的稳步提升,更凸显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卓越表现。回顾今年前十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06.64万辆,同比增长9.87%,展现出持续稳健的发展态势。
销量增长的背后,是多款新能源车型市场表现强劲的强力支撑。无论是技术革新还是产品迭...
2025年11月2日,普莱得在一场重要的机构调研活动中明确透露了其全球化产能布局的最新规划。公司高层表示,目前公司暂无在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市场拓展生产基地的计划。这一战略决策背后,是公司对现有产能布局的深度优化考量。
现阶段,普莱得的战略重心聚焦于中国工厂与泰国子公司的产能效能最大化。通过实施精细化运营管理,公司正着力挖掘现有基地的生产潜力,力求在资源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