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ID:excel-ers),作者:王熙媛,编辑:曹宾玲 Reno,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在2023年的招聘市场上,比亚迪以“校招一天收12万份简历”的惊人数据冲上热搜,其火爆程度令人瞩目。然而,比亚迪的热度并非孤例。社交平台“帮忙选offer”的帖子里,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以及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新选项层出不穷,一股进“工厂”的风潮正席卷整个就业市场。相关报告显示,2023届毕业生期望就业岗位在制造业的占比达8.1%,在14个行业大类中增幅第一。这场双向奔赴似乎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随着互联网大厂逐渐跌落神坛,接地气的新兴制造业正在爆发式增长,为年轻人提供了全新的造梦空间,推动着就业观悄然发生“脱虚入实”的转变。本文将带您走进几位职场人的真实经历,见证这场观念转变背后的故事。01工厂螺丝钉vs互联网精英,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不知道公司招一些文科生来干什么”“这你都不明白啊,这是最基本的啊”“我现在没空,你换个人问一下吧”……向研发工程师求教技术问题的时候,文科生出身的魏佳总是不得不面对别人的不耐烦。那是2019年的夏天,刚刚踏入工业世界的她发现一切都与想象中截然不同。在学校里读书时,她对未来的憧憬是手捧咖啡、脚踩高跟鞋、出入CBD的office lady。但进入锂电厂后,她的日常变成了催设计冻结、催采购回料,时不时穿着车间工作服、套着蓝色鞋套蹲守产线,“有点像工厂保姆”。更让她感到吃力的是,身为技术小白的魏佳,需要用夹杂着大量专业名词的英语和法语与客户沟通,还要谙熟于心对接的众多部门的工作,以致于地铁上、电梯里,她总是抓紧每分每秒的碎片化时间恶补各种技术知识。有时候,在随时待命被传唤、加班到深夜的时刻,魏佳的心里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当初“进厂”的决定,是不是选错了?但对当时的她来说,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考研失败后,魏佳疯狂地投递简历,在各个招聘会上奔波,但收到的回应寥寥。焦虑的她不得不向一些陌生的赛道投去简历,现在就职的锂电厂,就是在那时向她递来了橄榄枝。那时候,她的同学最向往的行业是房地产、教培和互联网,魏佳也憧憬过进大厂,但连简历都不敢投几个,“太火了,根本轮不上我。”毕竟那是互联网大厂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回看2018年左右的应届生求职报告,投递热度排名几乎都被大厂屠榜了。以字节为例,2020年全球员工数相比2019年直接翻倍,突破了十万人大关,字节HR常常形容自己的工作是“边开飞机边换引擎”。和魏佳同年毕业的李旭则如愿进入了互联网大厂做运营。大厂的美丽新世界,和他想象中一样美好。和同事出门吃饭,感受到了路人对自己脖子上工牌投来的注目礼,李旭笑笑,故意挺起了胸膛亮出工牌,就差没把“我是大厂人”写在脸上。他骄傲于工牌所标榜的身份,那意味着他一毕业就能拿着数倍于其他同学的工资,以及入职就配Mac电脑,坐一天也不会累的昂贵的人体工学椅,还有自带泳池的公司健身房。李旭的部门里12个人,有一半都是海归硕士,其余全是985、211学历,每天和一群“互联网精英”打交道,氛围也是格外轻快。不出意外,那是公司的黄金年代,多个产品线如火如荼,除了主体业务之外,还涉及房产、汽车、装修,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亲眼见证这一切的李旭,自然也分到了一杯羹,“能加入这里,是多么幸运啊。”他常常想。然而,在他还在期许着美好未来之时,互联网其实已经暗潮涌动。02跟着大厂一起过气?部门聚餐结束后,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去KTV唱歌,李旭看了一眼手机,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到了包间里,有一半的人都拿出了电脑继续工作,暂时没有工作的人去拿着话筒当麦霸。没人惊诧,仿佛一切都顺理成章,因为每次团建都有人边吃饭边工作。李旭一直记得那时KTV昏暗的灯光、零落的歌声,和同事们被电脑屏幕照亮的脸交织在一起,现场堪称大型现代主义荒诞戏剧。但这样的透支,让不安的感觉开始盘旋。尤其是在2021年春节返工不久,李旭就听说了几轮大厂的裁员消息。“降本增效”成了大厂的主旋律,“毕业”“优化”“向外输送人才”成了包装裁员的新名词。危机感之下,他渴望求变,主动离职,却猝不及防地跌了一跤。“抱歉,我们觉得你的过往经验和这个岗位不太匹配。”面试官礼貌的微笑往往附上一句让他透心凉的话。四个月以来,捧着一个个拒绝通知的李旭发现,他对大厂运营岗位的担忧,在离职后全都变成了现实:没有技术加持,却有细分方向的限制,可替代性很高。“离职后除非去同类型的平台就业,否则之前积累的经验全都用不上了。”失落的李旭渴望摆脱“大厂后遗症”,而他所苦苦追寻的安全感,陈璐却在入职后不期而遇。刚入职这家智能短交通和机器人公司时,陈璐还在惊讶,“做制造业的项目管理怎么连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都要管!”“人、机、料、法、环”处处都要协调,项目管理要像开了天眼一样统筹全局,对于她这个应届生来说,“简直是年纪轻轻就给背上纹关公——扛不动啊。”但深入了解这个行业之后,她开窍了。“有一批返工产品需要更换螺丝钉,是用新料还是旧料?如果用新螺钉,配合的部门又是哪些,由谁来改物料明细?采购和销售赶不赶得上,来得及完成大家的KPI吗……”在主持项目会议之前,陈璐已经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在对各部门的职能都有清晰的了解之后,她用一颗螺丝钉串联起了所有部门。不像在软件公司实习时被虚拟的代码环绕,当她走在车间,看见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是如何由零部件到组装时,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制造业求稳,因为对生产流程越熟悉的人越能保障生产,几年积累下来之后就不容易被淘汰。”这让她这个“基层打工人”感到安心。而身在锂电厂的魏佳,已经随着新能源风口起飞了。看着薪酬调整确认单上15%的薪资涨幅,魏佳笑了。这是她入职以来第三次接到涨薪的通知。在烈火烹油的行业里,魏佳所在的公司客户翻了三四倍,工厂从两个扩到六个,入职的人数几乎一年翻一倍,且在她入职一年后,新招的应届生薪资的起点已经比原来高出了20%。魏佳每天被忙碌、加班充斥着,人像陀螺一样飞速旋转。她也会有疲惫的时刻,但更深刻的体会是刺激和亢奋。三年的时间里,她连跳三级,从项目助理工程师一路晋升到了项目高级工程师。她已经不是一开始的那个对专业知识一无所知的文科生,而是成长为独立带三个项目、和客户就技术问题对答如流的职场高手。“现在经常会想,幸好自己最后进了这个赛道。”魏佳感慨地说道。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争相涌入,制造业的水温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03争抢一张黄金制造业的船票捏着手里厚厚一沓简历,魏佳心底五味杂陈——里面没有一个应聘者,像她一样是文科生。“这两年,公司招项目管理更倾向于有工科背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她知道对公司而言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意味着,公司正残酷地向一些能力不匹配的人关闭大门。985材料硕士就读的宋文,对此深有感触。“谁说比亚迪985点击即送的?”“迪子这么不给面子,简历关就挂了,是我不配了。”听到室友被分到“人才库”的哀嚎,宋文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听说今年清北的人都下场竞争了。”但明知山有虎,他还是要前进。毕竟作为“天坑专业”的学生,过去他只能“仰望”进入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现在随着新能源的爆发,他们也拥有了属于自己行业的“大厂”。更何况,在互联网大厂等行业的一众裁员潮里,制造业的平稳甚至是升温,显得难能可贵。可以看到,2022年纯互联网职位量同比缩减了一半。但制造业捷报频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岗位发布数量保持8%的增长。而一旦搏击成功,就相当争取到了一张黄金制造业的船票。秉持着这个信念,这个秋招季,宋文风里雨里,不断赶场面试,最终拿下了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8个offer,每个年薪都在20万以上。今年已经毕业入职了一家主攻无人驾驶配送车企业的里奥,更是切身感受到了腾飞的速度。“我们申请资金补贴,最快一周就能批下来。”听到师傅的科普,里奥有些心潮澎湃。学供应链管理专业的他,就是看准了制造业带动下行业前景的广阔,果断入行的。据他了解,公司从年初到现在,员工数量已经翻了一番。并且随着工作时间的拉长,公司带给他的感受也在不断刷新。在入职前,他听说一些车厂,每天早上、下午需要各打两次卡,办公室桌面上除了电脑、水杯、键盘、鼠标、文件之外,别的东西一律不准放,管理人像管理机械一样死板。因此入职培训,听到主管说“我们是一家有互联网精神的公司”时,里奥多少有些不屑:“扯什么互联网,无非是用一些新词来标榜自己不一样罢了。”但很快他的认知得到了扭转。三个月以内,他跟进的一个产品品类已经立项两次,迭代速度堪比互联网企业。公司的王牌产品也在不断更新,往往这个项目还在执行阶段,另一个改动又已经下达,整体节奏非常快。“谁能想得到这是2023年的制造业呢?传统制造业的产品性能质量得到市场认可后迭代就会比较谨慎了,但在这里,技术和创新比生产还重要。”里奥说。并且这家智能制造企业还在更多的地方向大厂看齐。比如虽然有师傅“传帮带”,但公司内部就像互联网大厂一样称呼大家是“同学”,管理相对扁平,有时还有下午茶等大厂人高福利的标配。这些都让里奥觉得很满足,他希望这样的美好时代,能持续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微新创想转载,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9日

08:47
8月18日,微博话题#孩子脱鞋138cm补票后家长投诉退票#迅速引爆网络,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据媒体深度报道,近日在上海某知名游乐园发生了一起因儿童身高标准引发的消费纠纷。一位年轻母亲带着孩子前往游乐园时,按照园方公示的"1.1米-1.4米儿童票"优惠政策购买了门票,却在检票环节遭遇意外。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测量孩子身高,发现为141厘米,要求补缴差价。然而这位...
08:47
开源证券最新研究显示,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加速商业化进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报告指出,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主机厂以及在高成长性和机器人领域布局前瞻的零部件供应商,将率先享受这一红利。特别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车企,有望通过技术迭代和市场扩张实现业绩跨越式增长。与此同时,专注于传感器、算法和机器人技术的零部件企业,凭借其高成长性...
08:47
2025年8月19日,备受市场瞩目的北交所新股巴兰仕正式拉开申购帷幕,为投资者带来新的财富机遇。本次巴兰仕新股发行总量约为1900万股,发行市盈率设定为10.15倍,显示出公司良好的成长潜力与稳健的经营状况。投资者可通过申购代码920112参与认购,每股申购价格为15.78元。此次新股申购遵循相关规则,确保公平公正,广大投资者可依据自身投资策略积极参与。
08:47
8月19日,天孚通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作出明确回应,就外界关注的2024年北美销售收入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据公司披露,当年在北美市场的销售收入约为7649万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虽占总营收比例仅为2.35%,但公司强调当前实施的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处于可控且有限的范围内,展现出公司对国际市场风险的有效管理能力。 在产品研发方面,天孚通信透露其CPO(客户前置...
08:47
近期,中金公司发布了一份深度行业研究报告,揭示了AI/AR眼镜市场的蓬勃发展态势。小米、Meta(前Facebook)以及Rokid等科技巨头纷纷加速布局,陆续推出或量产多款创新AI眼镜产品,标志着这一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AI眼镜有望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性进展,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的交互体验。 从技术层面来看,AI眼镜将通过搭...
08:47
8月19日,华泰证券发布深度报告指出,生成式AI技术正加速迈入以AI智能体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这一变革不仅将重塑宏观经济格局,更将引发深刻的社会结构变革。从宏观层面来看,AI智能体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无就业增长"现象的出现,同时催生"超级个体"这一新型社会角色;而在微观层面,软件价值与Token消耗将形成紧密绑定关系,进而与物理基础设施产能产生联动效应。报告...
08:47
华西证券最新研究指出,未来一周债市将迎来关键方向选择期,市场走势或将直接影响投资策略。若债市出现修复性反弹,投资者应果断增加久期配置以捕捉反弹机会;若市场持续低迷,则可采取少量多次买入策略,耐心博弈顶部区域的形成。从当前性价比角度分析,30年期国债与10年期国开债的配置价值显著优于10年期国债,两者利差已创一年新高,显示出较好的投资吸引力。经过近期的深度调整...
08:47
截至8月18日16时30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82,年内涨幅达2.11%,展现出人民币的强劲表现。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盘报7.1792,年内涨幅为1.64%,同样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值得注意的是,自8月4日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持续在7.2以下波动,这一关键心理关口的有效突破,为人民币汇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人民币汇...
08:47
2025年8月19日,中国银河证券发布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指出,稀土磁材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受矿端供给瓶颈与下游需求旺盛的双重驱动,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该行业将呈现量价齐升的强劲增长态势,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实现显著提升。 报告重点强调,全球铜矿供应链正面临持续扰动。智利作为世界最大铜生产国,其产量因矿工罢工事件出现明显下滑;同时非洲赞比亚等主要产区的铜产量...
08:47
中金公司最新发布的行业研报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在新能源装机规模庞大或资源禀赋优越的区域,长时储能项目将迎来率先发展的黄金机遇期。这份深度报告指出,随着锂电池与多种长时储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新型储能解决方案正不断涌现,通过技术互补机制有效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经济性显著提升的双重驱动下,长时储能产业正加速迈向大型化发...
07:46
2025年8月19日,记者深入市场调研发现,尽管新能源汽车保费较去年同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与同价位的燃油车相比,其保险费用依然居高不下。这一现象反映出新能源车险市场在价格竞争中仍面临较大压力。目前,新能源车险业务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多数保险公司正承受着综合成本率难以跌破100%的严峻挑战。业内专家分析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成熟,保险公司定价能力的提升以...
07:46
2025年8月19日,全球科技巨头软银集团与英特尔正式宣布达成一项总额高达2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协议。根据协议条款,软银将以每股23美元的固定价格增持英特尔普通股,此举不仅将显著增强双方在半导体领域的协同效应,更标志着软银在全球科技产业版图上的重要布局升级。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之一,英特尔此次获得软银的巨额资金支持,将为其前沿技术研发注入强劲动力,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