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球外卖市场的蓬勃发展,一场激烈的商业战火已悄然点燃。近日,路透社报道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在中国市场激烈竞争的滴滴与美团,如今将目光投向了巴西,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对决。滴滴旗下的外卖平台“99Food”在圣保罗法院正式起诉美团Keeta,指控其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行为。据法庭文件显示,99Food认为Keeta的“ee”标志与“99”存在高度相似性,加之颜色、图形和字体的视觉混淆,极易误导消费者。为此,99Food请求法院强制Keeta修改其品牌标识。
在这场商业交锋中,美团Keeta并未坐视不理。此前,该平台已向巴西法院提起反诉,指控滴滴99Food通过支付巨额预付款,胁迫商户签订“二选一”排他协议,限制其与美团的合作。据《圣保罗页报》披露,滴滴99Food已与当地超过100家餐饮连锁达成合作,以9亿雷尔(约12亿元人民币)的预付款换取排他性协议。值得注意的是,该协议仅针对美团/Keeta,并未限制商户与当地外卖巨头iFood的合作,可谓一场精心策划的“第二保卫战”。
滴滴的竞争策略远不止于此。8月11日,圣保罗法院发布禁令,要求99Food在3日内停止在Google等平台上针对“Keeta”关键词的SEO行为,否则将面临每日2万雷亚尔(2.6万元人民币)的巨额罚款。这一举措显示出滴滴对美团在巴西市场的强硬态度。
回顾历史,滴滴外卖业务在巴西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2018年,滴滴通过收购99出行平台正式进入巴西市场。2019年底,其外卖服务品牌“99 Food”正式推出。然而,该平台在推出一年后仅获得了5%的市场份额,发展并不顺利。而此次针对美团的“二选一”策略,滴滴实际上是在效仿当地市场霸主iFood的做法。iFood作为巴西外卖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占有89%的市场份额。2022年,iFood强制商家“二选一”的行为迫使包括滴滴在内的多家平台暂停服务。直到今年,随着巴西经济保护行政委员会在2023年制定的新规生效,禁止外卖平台与商家签订排他性协议,滴滴才得以恢复服务。
从市场数据来看,巴西外卖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Statista的报告显示,目前巴西外卖用户规模已达8480万人,预计到2028年将增至9050万人。2025年,巴西外卖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11.8亿美元,2025-2029年间将保持7.04%的复合增长率。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自然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竞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滴滴与美团将国内“内卷”式的竞争手段带到了国外,且仅在11%的市场空间内进行“定向互撕”,并未将主要竞争对手iFood纳入战局。这种出海不抱团、反而先内斗的做法,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