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已累计推出3755个大型人工智能模型,而中国企业在其中贡献了1509个,以绝对优势位居全球首位。这一亮眼成绩不仅彰显了我国在基础大模型研发与迭代领域的卓越实力,更标志着国产AI技术已在电子制造、原材料加工、消费零售等多个关键行业实现深度渗透和高效应用。据权威图示说明:本图片由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其图像授权来源于Midjourney平台,数据来源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从报告中可见,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呈现全面跃升态势。相关产品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拓宽。数据显示,截至6月,我国网民使用生成式AI工具回答问题的比例已高达80.9%,反映出这项技术的广泛普及和用户接受度。在产业规模方面,权威机构预测到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总产值将突破7000亿元大关,并已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国产AI产品在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细分领域的应用日益深化,逐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应用生态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创新突破,越来越多的优质国产AI产品正加速迈向国际市场。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一批生成式AI应用,上线不到20天便实现全球日活跃用户突破3000万,成为全球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之一。这一现象充分证明了中国人工智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我国目前已稳居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数量榜首,相关专利占比高达60%,这为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和应用的持续深化拓展,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一进程不仅将有力推动各相关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更将为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赢得先机,助力我国在数字经济时代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