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成功将直播视频初创公司Periscope出售给Twitter后,Twitter前产品负责人Kayvon Beykpour带着全新的AI创业项目强势回归。周三,Beykpour正式宣布推出Macroscope——一款专为开发人员和产品负责人设计的AI系统,能够自动总结代码库更新、精准捕获错误并提供深度代码分析。这位科技界的明星创业者再次集结精英团队,共同打造这款革命性产品。
Macroscope由现任CEO Beykpour于2023年7月创立,联合创始人包括儿时好友Joe Bernstein和Rob Bishop。三位创始人均拥有丰富的成功创业经验:Bernstein曾参与Periscope及此前企业初创公司Terriblyclever的创办(该公司2009年出售给Blackboard),而Bishop则于2016年成功将其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公司Magic Pony Technology出售给Twitter。
解决工程团队的核心痛点

“我深切体会到这种痛苦……在每家公司的工作经历中,无论是我们自己创办的初创公司,还是像Twitter这样的大型上市公司,我们都曾面临同样的困境。”Beykpour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表示。他指出,工程师们目前需要使用JIRA、Linear和电子表格等多种工具来跟踪工作,却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会议上而非实际开发中。”试图了解团队的整体进展,特别是当组织像Twitter这样拥有数千名工程师时,这几乎占据了我工作的大部分时间——也是我作为Twitter产品主管最不喜欢的职责之一。”
核心技术与强大功能
Macroscope被定位为”AI理解引擎”,采用了先进的代码遍历技术。该系统通过抽象语法树(AST)——一种编程代码的结构化表示——来收集代码库工作原理的重要背景信息,并将其与大型语言模型相结合。客户首先需要安装GitHub应用程序,随后可选择集成Slack、Linear和JIRA等其他应用。系统通过智能分析代码并记录变更内容,实现自动工作流程。
对于工程师而言,Macroscope能够敏锐发现拉取请求中的错误、自动总结PR、清晰了解代码库变化,并基于代码研究提出专业问题。产品负责人则可获取产品更新的实时摘要、生产力洞察以及自然语言问答功能,有效帮助团队确定工程资源分配的优先级。

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
尽管在代码审查领域面临CodeRabbit、Cursor Bugbot、Graphite Diamond、Greptile等工具的竞争,Macroscope凭借其独特优势脱颖而出。该公司通过内部基准测试显示,其产品捕获的bug比排名第二的工具多5%,同时生成的评论减少了75%。”无论你的技术水平如何,都可以用自然语言提问。”Beykpour强调道,”如果你是CEO,想了解’我们这周完成了什么?’,你的选择要么是问Macroscope,要么是分散其他队友的注意力——显然前者更为高效。”
商业模式与客户群体
Macroscope采用订阅制收费模式,每位活跃开发者每月收费30美元,起步价为5个席位,并提供企业级定价方案。目前需要使用GitHub Cloud平台。在正式推出前,已有众多知名初创公司和大型企业开始使用该产品,包括XMTP、Things、United Masters、Bilt、Class.com、Seed.com、ParkHub、A24Labs等。

资本加持与广阔前景
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初创公司目前拥有20名团队成员,今年7月完成了由Lightspeed的Michael Mignano领投的3000万美元A轮融资。其他投资者包括Adverb、Thrive Capital和Google Ventures。迄今为止,Macroscope已累计融资4000万美元。凭借创始团队的成功履历、明确的市场痛点以及强劲的资本支持,Macroscope有望在AI驱动的开发工具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Macroscope官网:https://macroscop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