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比赛中,OpenAI与谷歌的AI模型双双斩获金牌,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揭示了全球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激烈竞争态势。IMO作为历史最悠久、难度系数最高的中学生数学竞赛之一,其参赛者均代表着全球顶尖的智力水平与数学才华。两家公司独立公布这一喜讯,不仅展示了各自AI系统的卓越性能,更凸显了AI技术从“辅助工具”向“独立解题者”的跨越式进步。
去年,谷歌在IMO中荣获银牌,其AI系统仍需人类将数学问题转化为机器可读格式。而今年,OpenAI与谷歌均采用了“非正式”AI系统,能够直接理解自然语言问题并生成完整的数学证明。两家公司均宣称,其AI模型在IMO的六道试题中成功解答了五道,这一成绩不仅超越了绝大多数参赛高中生,也远超谷歌去年使用的AI系统表现。据两家公司研究人员透露,此次金牌成绩标志着AI推理模型在非可验证数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然而,谷歌对OpenAI的得分声明提出了质疑。谷歌DeepMind的CEO及研究人员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批评OpenAI,认为其未遵循IMO的官方评估程序便提前公布成绩,可能对参赛学生造成不公平影响。谷歌强调,其团队在成绩发布前已与IMO组委会进行充分沟通,确保尊重所有参赛者的权益。OpenAI则回应称,他们聘请了三位IMO前奖牌得主作为第三方评估专家,对AI模型表现进行独立打分,完全符合比赛规则。
尽管谷歌的质疑不无道理,但这场争论或许正掩盖了更令人瞩目的行业趋势:全球顶尖AI实验室的模型性能正以惊人速度提升。今年IMO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精英参赛,而OpenAI与谷歌的AI模型所取得的成绩,仅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学生能够企及。这一对比直观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数学推理能力上的飞跃性进步。
随着OpenAI预计在未来数月内发布GPT-5,AI行业的竞争将进入全新阶段。曾长期保持领先地位的OpenAI如今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格局,这一变化正推动整个行业加速创新。从IMO赛场到商业应用,AI技术的竞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科技版图,而这场竞赛的最终赢家,或许将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