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股东大会的背景异常复杂,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温、全球衰退风险加剧、美国银行业动荡不安、人工智能技术带来机遇与挑战,再加上伯克希尔•哈撒韦在投资策略上的诸多调整——抛售比亚迪股份、增持日本企业、减持台积电等操作,使得投资者对即将到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充满期待,渴望聆听这位投资界传奇人物在时代变局中的深刻洞见。
巴菲特曾坦言:“我们从来不创新,(创新)是伯克希尔投资的企业做的事。”这位传奇投资家凭借其朴素而坚定的价值投资原则,在1965至2022年间创造了19.8%的年复合增长率,成为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一位中国同行曾这样评价他:“巴菲特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年轻的时候想明白了一些事情,然后用一生来坚守。”5月6日北京时间晚10点,年满93岁的巴菲特与99岁的芒格将出席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回答长达5个半小时的提问。这是巴菲特第59次参与股东大会的问答环节,而今年的背景尤为特殊,投资者期待这位“奥马哈先知”为动荡时代指明方向。
### 关于伯克希尔的投资策略
巴菲特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操作以“回购”和“卖出”为主,几乎没有新增投资。公司斥资44亿美元回购自家股票,同时花费29亿美元增持旗下子公司股份,但共卖出133亿美元的股票,现金储备高达1306亿美元。这表明巴菲特认为当前市场估值缺乏吸引力,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除外——他坚信自家公司被低估。未来若无优质投资标的,伯克希尔仍会继续回购股票。(伯克希尔A类股票当前股价约49万美元/股)
在投资组合方面,约77%的资金集中在5家公司:苹果(1510亿美元)、美国银行(295亿美元)、美国运通(250亿美元)、可口可乐(248亿美元)和雪佛龙(216亿美元)。巴菲特重仓苹果的原因在于,这家公司不仅业绩优异,利润率和用户忠诚度极高,还通过持续回购股票实现市值增长。他坦言两年前因税务考量减持部分苹果股份是“愚蠢的决定”。对于后市,巴菲特表示伯克希尔第一季度多数业务营收下滑,主要受过去6个月经济不景气影响,今年复苏速度不及预期。他坦言:“我们对明天、明年、对未来都没有特别肯定的态度。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增长时期正在结束。”
查理·芒格则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价值投资者应习惯“少赚钱”。谈及公司接班人,巴菲特表示合适的人选很难找到,但CEO接班人阿贝尔(Greg Abel)是“令自己非常满意的人选”。他同时强调,伯克希尔•哈撒韦已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判断一家成功企业的管理层是否优秀十分困难——优秀的企业会自我驱动,无需频繁更换管理者。芒格补充道,伯克希尔更换经理的频率低于其他公司,这也是其优势之一。
### 关于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
巴菲特认为,人工智能是颠覆性的技术进步,将改变世界,但他不认为AI能超越人类智能,改变人的思维与行为。他开玩笑说:“AI没有任何一个功能可以取代伯克希尔副董事长贾恩(Ajit Jain)。”尽管承认AI能完成许多任务,巴菲特仍表达担忧。他说:“人类发明AI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在我们还无法掌控它,因此不知道这项先进技术是否真正对人类有益。”今年4月,巴菲特访日期间曾对ChatGPT表示恐惧,称其“像1945年造出原子弹一样令人震惊”,并担心世界因技术变革而改变得太快。
芒格对AI则显得较为困惑。他说:“如果你去中国比亚迪工厂,会看到机器人随处可见。机器人使用将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但我对AI的炒作感到困惑,现在用人挺好的,老式的智能(old-fashion intelligence)也挺管用。”
### 关于加仓日本、卖出台积电
巴菲特在2020年8月生日时决定投资日本,主要原因是五家日本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伊藤忠商事、丸红商事、住友商事)与伯克希尔•哈撒韦有业务往来,且这些公司与伯克希尔有相似之处:多元化业务、长期投资、专注价值和现金流,分红良好,部分情况下还会回购股票。此外,伯克希尔能通过融资解决汇率风险问题。当时这些公司股价“低得荒唐”,巴菲特希望通过投资日本商社向CEO接班人阿贝尔展示伯克希尔的理念,并预计未来几年日本投资将持续为伯克希尔增值。今年4月,巴菲特访日期间参观了五大商社总部,表示不仅增持了这些公司,还可能购买其他日本股票,“这取决于价格。”
谈及为何在数月内减持台积电50亿美元持股的八成,巴菲特未正面回应。他强调台积电是全球管理最佳、最重要的企业之一,也是芯片行业的领军者,团队优秀,未来5年甚至20年都不会改变。如果在美国找不到合适资产,伯克希尔会转向其他地区配置,而日本和中国台湾的投资已“非常优质”。
### 关于马斯克与特斯拉
马斯克曾透露,2008年巴菲特曾有机会以2亿美元估值投资特斯拉,如今特斯拉市值高达5400亿美元。巴菲特后悔吗?芒格曾说马斯克高估了自己,这个观点有改变吗?芒格表示,马斯克确实高估了自己,但他是个天才。如果马斯克没有设定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就无法取得如今的成绩。芒格说:“马斯克喜欢做高难度的事,喜欢走极端,但我和巴菲特希望做更容易的事。”巴菲特补充道:“我们不想在很多事上和马斯克竞争,我们不想有那么大的失败。马斯克很聪明,智商可能超过170,总是努力解决不可能实现的事,但对他和芒格来说,那是一种折磨。”巴菲特坦言:“我知道5年和10年后的苹果公司是什么样,但我不知道汽车公司那时会是什么样。”芒格则认为汽车行业生意不好做,他刚读完通用汽车1932年的年报:当时美国人口1.2亿,有1.9万家汽车经销商;现在美国人口3.3亿,所有厂商加起来也只有1.8万家经销商,且面临海外竞争。虽然法拉利有特殊地位,但汽车行业总体吸引力不足。电动车虽已成功,但他们二人都不喜欢这一行业巨大的资金成本和风险。
### 关于中美关系
巴菲特和芒格都认为,中美关系紧张对两国都是不必要的伤害。芒格说:“美国和中国发生冲突是很愚蠢的。我们应该和中国和睦相处,与发展中国家开展自由贸易。两个国家都会有竞争者,也都可以繁荣发达。”巴菲特补充道:“虽然美国会很有竞争力,但也需要判断在对方没有反馈的情况下,单方面的施压能走多远。”不过,巴菲特认为,当前世界既激动人心又充满挑战,但总体比过去更好,人们之所以看到更多负面,是因为传播造成的。如果再次选择,他仍愿意出生在现在。芒格则表示自己的乐观程度比巴菲特少,并劝告人类要降低对未来的期望值。
### 关于投资AI对价值投资的影响
巴菲特认为,AI可能无法帮助选股,但能在几秒钟内告诉你哪些股票不行。但它有局限性。价值投资的机会在于“等着别人做蠢事”,别人的错误就是你的机会。在他管理企业的58年里,周围做蠢事的人越来越多,犯的错越来越大。投资人之所以犯错,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现在做投资的钱来得更容易。“我们的幸运就在于比别人犯错误少一些。”芒格以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为例,说他的50%收益来自伯克希尔旗下的保险公司GEICO。芒格强调,买入被低估的好公司,这就是伯克希尔的成功之道。巴菲特附和道:“做投资,只要做出一二个正确的决定就能胜利,但这需要在一堆愚蠢的决定中找出正确的那一个。”不过,芒格建议价值投资者今后要习惯赚少一些,因为选择价值投资的聪明人更多了,竞争更激烈。巴菲特则更乐观,他说:“世界上多数人是短期思维。生活中谁都不想成为没有感情的人,但做商业决策或是投资,我肯定想做一个没有感情的人。我们做过错误的投资决定,但不记得做过任何情绪化决策。”谈及未来投资机会,巴菲特认为超额收益的机会相对减少,但并非没有机会。从1940年到现在,汽车、航空和能源等行业都在变化,新事物不断涌现,取代旧技术。因此存在很多机会。巴菲特说:“我们一直在试图了解消费者的行为。我们不能洞悉企业的技术趋势,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也能赚钱,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 关于银行业
巴菲特认为,银行业可以有新发明,但需要遵循旧价值观。他重仓持美国银行,因为喜欢其业务和管理层,但对拥有银行始终保持谨慎。他认为银行业和过去差别不大,恐慌总是传染得很快,但政府、机构和媒体一直没有很好地向公众传达形势变化,加剧了恐慌。他说:“必须让造成问题的人受到惩罚,才能改变他们的行为。如果一家银行倒闭,CEO和董事都应该受到追究。”芒格则表示自己很守旧,更喜欢不做投资银行业务的银行。
### 关于人生与遗产
巴菲特说:“你给自己写个讣告,然后努力按照自己写的去做就行了。”在谈及遗产时,他认为过早向孩子披露遗嘱内容是错误的,这会“用遗嘱绑架孩子的成长,甚至会破坏孩子之间的关系”。他说:“家长的行为、特质和价值才是最好的老师,遗嘱应该和家庭的价值观挂钩,孩子才能合理继承财产。”他见过很多富人家庭的争吵,但自己家里不会——除非三个孩子能阅读、理解并建议遗嘱,否则不会签字。
### 巴菲特和芒格给年轻人的建议
1. 量入为出,除了房贷,不要有任何债务;
2. 不要总是批评别人,不要用贬低别人的方式表达观点;
3. 不要做不善良的事,善良的人不会没有朋友;
4. 远离有毒的环境和人,坚持终生学习、要有感恩心态。如果还是不成功,那就是运气没到。
(更多巴菲特的投资哲学,参见微想智云报道《巴菲特最强解读:最好的致富方式,就是慢慢变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