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电商正式迈入自营时代。据媒体报道,8月初快手APP内上线了”快手官方自营旗舰店”,主要销售金豆、金条类产品,来源品牌包括领丰金、紫金和翠绿珠宝,这些品牌在快手均拥有超过10万粉丝的官方旗舰店。据悉,该旗舰店采用工厂直发模式,减少中间环节,由成都品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由快手关联公司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控股。北京达佳互联法定代表人为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监事为快手董事长兼CEO程一笑。
电商平台布局自营业务已不是新鲜事,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电商等纷纷入局。快手此时入局,可谓”晚来一步”。但快手为何要在此时推出自营店铺?其自营电商的胜算又有几何?
快手自营旗舰店首周销量突破20万。在商品选择上,新开业的快手自营旗舰店采取了谨慎策略,聚焦单一品类黄金珠宝。所有商品均来自领丰金、紫金和翠绿珠宝三个知名品牌。开业一周左右,总销量就超过了20万件。这一品类选择并非偶然,而是基于2024年双11期间的历史数据——黄金珠宝类目成为快手电商GMV排名第一的类目。通过聚焦高价值、高信任度的品类,快手试图在自营业务初期建立消费者信任。
不过,刚开业的快手自营旗舰店在定价上并不占优势。相较于淘宝和京东的同类商品,价格普遍偏高。例如,领丰金足金9999金豆豆(1克)在快手售价941元,而淘宝和京东分别为812元和794元;20g足金紫金小金豆,快手自营店售价17000元,较紫金官方旗舰店高出1030元。目前这些黄金商品已下架。此外,旗舰店还尝试上架酒水和手机等商品,但显示”测试品不发货”。
在供应链模式上,快手自营电商采用”工厂直发”的轻库存模式。旗舰店不自行持有大量库存,而是与源头工厂直接合作,由工厂直接发货给消费者。这种模式既避免了传统自营电商的大规模库存资金占用,又保证了商品来源的可控性和质量稳定性。
在上线旗舰店前,快手电商已尝试”托管模式”。2024年3月下旬,快手电商启动”快手优选”业务,甄选各品类爆款商品,通过官方补贴、大数据定价等方式实现全网低价。4月正式向全品类(三品一械除外)商家发出入驻邀请,商家负责发货、售后,流量运营、商品销售等环节由快手全权负责。事实证明,相比商家自主运营,”快手优选”通过官方介入,可整合流量资源,提供确定性销售渠道,明显降低商家经营成本。卡思曾分析过首批合作的商家案例:福海大华在快手优选上架云南蓝莓,被平台官方直播间售卖,首场直播卖出数千单,首月销售额超70万元;榴满季与快手优选合作,去年4月销售额过亿,远超此前全年线上总额。
目前”快手优选”平稳运营,已售出6849.8万单,支持极速退款、退货补运费、品质保障等权益。频道主页显示,店铺涵盖食品饮料、数码家电、美妆护肤、黄金珠宝等全品类商品。
推测而言,快手正是基于自营品牌和供应链建设的经验,以及”快手优选”模式的成功验证,才决定推出自营旗舰店。尝试通过工厂直发模式及生态扩展(如外卖、本地生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快手电商自己下场开店,有几重胜算?首先,快手庞大的用户基数和用户粘性是不可忽视的流量优势。2025年第二季度,快手日活达4.09亿,月活7.15亿,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在电商领域,快手已积累丰富商家资源、用户基础和技术能力,直播电商板块更是行业领先。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平台电商GMV同比增长17.6%,达3589亿元。截至发稿,快手自营旗舰店粉丝数达1万,总商品销售量达107.2万件,体现用户对平台的高信任度。快手在电商领域应用AI技术优化推荐算法和供应链管理,可提高自营商品的曝光率和转化率。
与此同时,快手自营电商也面临挑战,主要集中在供应链层面。供应链体系不成熟会导致履约能力与时效性不高。快手自营电商的供应链尚处起步阶段,缺乏全国性仓储网络和物流体系,影响配送时效和用户体验。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足,供应商选择、评估和长期合作机制可能还不完善,难以高效整合供应链资源。以黄金品类为例,除价格偏高外,黄金作为高价值商品,消费者对售后服务、质量保证要求极高,任何问题都可能影响平台信誉。
未来,若自营业务逐步推进,快手可能会加大仓储物流投入,提升供应链效率;逐步拓展商品品类,不再局限于黄金珠宝;将”快手优选”与自营模式深度结合,打造平台自有品牌心智。
平台争相入局,自营电商是一门好生意吗?在快手之前,众多平台都尝试过自营电商。京东是国内最大的自营电商平台,从成立之初就将自营业务作为核心战略,建立了完整的商品直采、仓储管理和配送体系。相比快手,京东对供应链控制力更强,实现了全品类覆盖,在家电3C领域建立了难以撼动的优势。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家电3C品类收入达1443亿元,同比增长17.1%。
阿里巴巴集团在自营电商领域的布局同样深入多元,通过天猫超市、淘鲜达、盒马鲜生等板块构建完整生态。与京东的全站自营不同,阿里采取”平台为主,自营为辅”战略,在不同场景发挥补充作用。盒马鲜生作为阿里新零售标杆,已实现整体盈利。
相比京东和阿里巴巴的规模,抖音和拼多多自营业务相对较小且进展不顺。2022-2023年期间,抖音电商多次扩展自营业务范围,但2023年7月底抖音超市被合并至抖音小时达,目标”提升即时零售业务效能”。抖音电商美妆自营旗舰店、自营电器旗舰店等官方店铺经营约半年后均关店。拼多多在自营电商领域的挫折更多源于商家与平台的博弈,2023年3月上线自营店”多多福利社”后遭遇商家恶意下单”攻击”,4小时后被迫关闭。
从抖音和拼多多的历史经验来看,自营电商业务并不好做。快手电商的自营之路依然充满挑战。自营供应链体系的构建需要建立采销团队和供应商谈判机制,从单品维度管理供应链,挑战巨大,需要时间和投入。
作为短视频和直播领域的头部平台,快手近年来不断拓展商业边界。做自营电商是其对流量变现和商业生态构建的最新尝试。其他平台自营电商的经验,能成为快手的借鉴。快手能否在自营业务上走出自己的新路?卡思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