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讯的浪潮中,我们如同站在信号枪前,不仅要敏锐捕捉到每一个闪光的信息,更要学会甄别、分析,挖掘其背后的深层逻辑。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脑极体(ID:unity007),作者:风辞远,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位朋友曾问我:资讯如此发达,我们为何还要持续创作?我的回答是:科技资讯的呈现往往只是冰山一角,其背后隐藏着无数复杂的过程和潜在的未来。这些”得出”与”带来”的链条,正是资讯真正的价值所在。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将科技内容当作社交谈资,那么发达的资讯渠道已足够。但若将科技视为专业领域,希望深入理解和掌握,就必须培养识别、思辨和预判的能力——这正是脑极体致力于为读者提供的价值。
人类天生具有强大的想象力,习惯于根据有限信号构建完整图景。然而,信号枪背后真正的动态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就像古代诸侯见狼烟便认定战事吃紧,却不知褒姒收到的不过是件小礼物。科技资讯正是这样的信号枪,我们需要既能看见信号,更能穿透表象,洞察本质。
近期几个科技热点,恰似信号枪下关于未来的迷雾,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第一条新闻已不新鲜,但当时确实令人震惊。5月末,超过350名AI领域的顶尖专家签署公开信,警告AI可能带来灭绝风险。包括OpenAICEO山姆·奥特曼、DeepMind创始人戴密斯·哈萨比斯等业界巨擘都在其中。有人因此呼吁立即封杀AI,担心《终结者》和《黑客帝国》的预言成真。但换个角度思考:这些专家既发出警告,又为何继续投身AI事业?显然,对潜在风险的提醒是业内人士的责任,而在欧美社会氛围下,这种表态也符合某种政治正确。我们对AI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源于科幻作品,但任何产业的失控都可能带来灾难——化工、能源、工业乃至娱乐业都曾面临类似危机。规范发展固然重要,但规范不等于封禁,更不是恐慌的理由。正如火既危险又必需,学会掌控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以,我们不必害怕AI。
最近Llama 2的开源事件引发行业热议,其影响似乎超出了AI圈本身。有人担心免费开源大模型会冲击闭源模型的商业价值,许多新入行或投资AI的朋友因此焦虑。这种担忧其实站不住脚。从软件发展史看,开源只是竞争策略之一,并非所有领域都适合。开源大模型存在诸多局限,如难以满足企业用户的安全隐私需求,算法供应商利润空间受挤压,服务能力下降等。回顾深度学习算法发展的十年,主流模型多采用闭源模式,加之开源模型能力尚弱,因此短期内很难撼动产业格局。对于新入行者,真正需要焦虑的不是开源冲击,而是大模型如基础软件般必然走向精简,如何在变革中保持自身价值才是关键。
马斯克宣布超级X计划的消息,引发欧美互联网将迎来大洗牌的猜测。随着推特更名为X,外界普遍认为其将成为”微博+微信”式的超级终端。许多相信马斯克”搞事”能力的观察者预测,这将彻底重塑欧美互联网格局,甚至影响中国互联网。对此我保持谨慎态度。排除个人光环,马斯克主导的多数项目进展缓慢,商业回报不佳,这与项目本身的超前性有关。新推特的迭代不仅需要应对Meta的竞争,还要面对谷歌、苹果的双重压力。在欧美互联网生态中,最具垄断力的不是某个终端,而是渗透到底层的谷歌——其无所不在的影响力连苹果都难以企及。尽管新推特会借助xAI实现短期爆发,但长期竞争中,这种模式可能并不擅长。不过,新推特将融入更多AI智能化能力,这一点值得中国科技界关注和借鉴。
关于GPT-4″变笨”的争议,也反映了AI发展的复杂性。斯坦福和伯克利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与3月版本相比,6月发布的GPT-4在数学、代码生成、视觉推理等任务上表现下降。OpenAI随后回应称,虽然多数指标改善,但某些任务表现可能变差。有人因此质疑AI发展已遇瓶颈,也有人认为是OpenAI的刻意为之。我们无法得知真相,但可以思考:GPT基于反馈优化机制,当高质量反馈减少时,模型能力确实可能下降。原因可能是OpenAI使用策略趋严,或是优质大模型分流了GPT的流量。正如教师常说的”第一名分数领先过大反而不利于整体学习”,一个AI的”变笨”或许意味着整个AI群体正在走向更均衡的发展。
国内值得欣喜的是,妙鸭相机这类AI应用终于获得爆发式关注。它引发的讨论中,最无意义的莫过于认为AI在证件照领域的价值决定了其全部潜力,进而主张投入重金挑战海马体。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忽视了大模型变革的广阔空间。与其执着于证件照,不如深入思考大模型的底层逻辑、应用成本和商业模式,发掘更多未被满足的需求。大模型原生应用才是本轮AI风口的最大想象空间,切勿被表面现象蒙蔽。
总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号背后都隐藏着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保持长久审视的定力,不把一时热点当作永恒真理,不把喧嚣当作行业规律。见其所见,知其略知,达所未达——这应当是我们智能时代的最佳状态。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