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沃尔特·艾萨克森作为《乔布斯传》的作者,在其新作《埃隆·马斯克传》中深入披露了人工智能领域的诸多内幕。书中揭示了马斯克曾试图收购DeepMind但未果的细节,以及为对抗谷歌在AI领域的强势地位而参与创建OpenAI的历程。对推特的收购,更是出于其对大模型训练的巨大价值。脑机接口Neuralink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起源,皆源于马斯克对AI的浓厚兴趣。尽管中国读者多因特斯拉而熟知马斯克,但他在AI领域的深度参与和影响力同样令人瞩目。9月6日,《时代》周刊刊登了沃尔特·艾萨克森关于马斯克与AI观点的内容,对应章节的中文版整理如下:
人工智能与OpenAI的崛起
彼得·蒂尔作为PayPal的联合创始人、SpaceX的投资人,每年都会与旗下公司领导层举行会议。2012年的一次会面中,马斯克结识了神经科学家、电子游戏设计师和AI研究者戴密斯·哈萨比斯。哈萨比斯谦和的外表下隐藏着强烈的竞争心,4岁时便成为国际象棋神童,曾五度夺得国际智力奥林匹克竞赛冠军。在哈萨比斯现代风格的伦敦办公室里,陈列着艾伦·图灵1950年发表的《计算机器与智能》初版,其中提出的“模仿游戏”思想实验——让人类与类似ChatGPT的机器对话,若无法分辨则视为机器具备思考能力——深刻影响了哈萨比斯的创业之路。他联合创办了DeepMind,致力于研发基于计算机神经网络的通用人工智能,即让机器像人类一样学习思考。
在哈萨比斯伦敦办公室的会面中,马斯克阐述了他建造可飞往火星的火箭的初衷:在人类文明面临世界大战、小行星撞击或崩溃时,这是一种保存人类意识的可能方式。哈萨比斯则补充了另一种威胁——人工智能可能进化为超越人类的超级智能,甚至决定将人类清除。马斯克沉思近一分钟,最终决定向DeepMind投资500万美元,以实时追踪AI领域的进展。几周后,在与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的深夜长谈中,马斯克近乎痴迷地阐述AI的潜在风险,但佩奇对此不屑一顾。2013年,在纳帕谷的生日派对上,两人当众展开激烈辩论。马斯克认为,若不建立防火墙,AI可能取代人类,甚至导致物种灭绝;佩奇则认为,机器智能超越人类不过是进化的下一阶段。马斯克反驳道:“人类的意识是宇宙中宝贵的一缕烛光,我们不应让它熄灭。”佩奇指责他“物种主义者”,马斯克则坦然回应:“没错,我是支持人类优先的,我就是热爱人类啊,兄弟。”
因此,当马斯克得知谷歌计划收购DeepMind时,深感沮丧,与卢克·诺塞克试图为DeepMind融资以阻止交易。在Skype通话中,马斯克表示:“人工智能的未来不应该由拉里说了算。”尽管努力失败,谷歌于2014年1月收购了DeepMind,但佩奇承诺成立的“安全委员会”却形同虚设。马斯克继续公开警告AI风险,在2014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讨会上直言:“我们最大的生存威胁可能就是人工智能。”他预见到当语音助手等系统超越人类智能时,可能将人类视为宠物,并表示:“我不喜欢当谁的宠物猫。”他强调AI应与人类紧密协作,若脱离人类意志,危险将降临。
为对抗谷歌并提升AI安全系数,马斯克开始主办晚餐讨论会,参与者包括彼得·蒂尔和里德·霍夫曼等。他甚至联系奥巴马总统,建议对AI进行监管。随后,他与山姆·阿尔特曼共同创立了OpenAI,一个非营利性AI研究实验室,旨在对抗谷歌的垄断地位。实验室采用开源软件,目标是提升AI安全发展的概率,让人类从中受益。他们讨论了由大公司控制少数AI系统与大量独立系统哪个更安全,最终认为后者更好,因为独立系统会相互制衡,就像人类集体协作能抵御恶霸一样。
OpenAI的开放性是马斯克的核心理念,他认为让尽可能多的人拥有AI是防止滥用的最佳防火墙。他们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对齐”问题,即如何让AI系统与人类目标和价值观保持一致。马斯克认为,将机器与人类紧密联系是确保对齐的方法,因此创立了Neuralink公司,旨在开发能将人类大脑与计算机直接相连的芯片。他还意识到,AI系统的成功取决于能否获取大量真实世界数据,特斯拉每天收集的数百万帧司机处理各类情况的视频,以及推特每天处理的5亿条人类帖子,都成为AI训练的宝贵资源。
OpenAI的成立与谷歌的竞争
2015年,OpenAI启动后,佩奇与马斯克几乎不再联系。佩奇因好友伊尔亚·苏茨克维被马斯克挖走而愤怒,拒绝再与马斯克共度时光。马斯克则直言:“拉里啊,当时你但凡对人工智能的安全问题上点儿心,我们都没必要搭个台子跟你唱对台戏。”马斯克对AI的兴趣催生了一系列项目:Neuralink、Optimus人形机器人、Dojo超级计算机,以及痴迷于推动特斯拉自动驾驶的进程。尽管这些项目看似分散,但最终都汇聚于通用人工智能事业。
2018年,马斯克试图说服阿尔特曼将OpenAI并入特斯拉,但遭到拒绝。随后,他决定继续打造与OpenAI抗衡的AI团队,专注于特斯拉自动驾驶。尽管面临生产危机,他还是从OpenAI挖来了安德烈·卡帕斯,领导特斯拉AI项目。阿尔特曼表示:“我们意识到特斯拉将成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并将与OpenAI争抢同类人才。”三年后,阿尔特曼将卡帕斯重新招回OpenAI,并成立了营利部门,获得微软130亿美元投资。
2023年,OpenAI发布GPT-4,谷歌推出Bard聊天机器人,标志着“OpenAI-微软”与“DeepMind-谷歌”的AI竞赛正式拉开帷幕。马斯克担心这些聊天机器人被灌输政治思想,甚至感染“觉醒文化心智病毒”,尤其是出自微软和谷歌之手。他还忧虑自我学习的AI系统可能对人类产生敌意,并可能被训练成推特上制造虚假信息、意识形态偏见报道和金融诈骗的账号。他认为,OpenAI和谷歌的竞争需要第三名角斗士登场,一个专注于AI安全、保护人类的组织。
马斯克与OpenAI的决裂
2023年2月,马斯克邀请山姆·阿尔特曼到推特会面,质疑其将OpenAI从非营利组织转变为营利性公司的合法性。阿尔特曼试图解释一切合法,并提供了新公司股份,但被马斯克拒绝。马斯克对OpenAI和阿尔特曼发起了猛烈抨击,称其背离了开源、非营利的初衷,落入垄断企业之手。阿尔特曼则认为马斯克虽风格尖锐,但真心担忧AI安全。
马斯克的数据流喂养AI
马斯克的数据资产主要来自推特,包括超过1万亿条历史推文和每天新增的5亿条,是人类集体意识的体现,是世界上更新最及时的数据集。此外,特斯拉每天处理的1600亿帧视频画面,为实体机器人打造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了宝贵资源。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打造能在物理空间运行的机器,而特斯拉和推特的数据集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
马斯克的AI安全理念与X.AI的创立
马斯克认为,人类智力水平趋于平稳,而计算机智能呈指数级增长,终将超越人类。他提出,AI安全的关键在于“人工智能对齐”,即让AI系统与人类目标和价值观保持一致。为此,他创立了X.AI公司,并招募了谷歌DeepMind的伊戈尔·巴布什金担任首席工程师。尽管面临人才招募的挑战,马斯克仍决心打造一款能编写程序、政治立场中立、并追求真理的通用人工智能。
特斯拉与OpenAI的AI竞赛
马斯克认为,特斯拉在现实世界积累的AI实力被低估,其自动驾驶和Optimus项目使其在物理空间导航的AI方面领先于OpenAI。他设定了X.AI的三大目标:编写程序、开发中立立场的GPT系列竞品,以及创造能“推理”“思考”并以“真理”为指导原则的通用人工智能。他希望这款AI能解决更宏大、更现实的问题,并保护人类这一宇宙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结语
《埃隆·马斯克传》中文版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深度采访了马斯克及其相关人员,全面展现了这位科技巨头的AI探索之路。从DeepMind的收购之争到OpenAI的创立,再到特斯拉与X.AI的AI竞赛,马斯克始终致力于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并确保其安全性。他的AI理念与行动,不仅深刻影响着科技界,也引发了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