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近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全球首部《生成式AI与教育未来》应用指南,为全球教育领域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权威性指导。该指南强调各国应制定合理政策,确保生成式AI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南详细阐述了在教育中应用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时需遵循的五大核心标准,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安全、有效地利用这一新兴技术。
首先,生成内容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由于大语言模型在预训练阶段可能依赖大量”黑箱”数据,其输出结果可能存在虚假信息风险。其次,需明确使用年龄界限,建议将生成式AI应用于13岁以上的学生群体。第三,要倡导合理应用方法,鼓励将AI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而非替代独立思考能力。第四,必须重视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建立内容审核机制,避免AI生成歧视性、偏见性或侮辱性内容对学生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建议对教师开展系统性培训,使其深入理解生成式AI的技术原理和生成机制,从而在教育实践中做出明智应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Audrey Azoulay指出,生成式AI为人类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可能造成伤害和偏见。她强调,只有通过公众参与、政府监管和必要保护措施,才能确保这一技术安全融入教育体系。这份指南正是为此目的而推出,将帮助政策制定者和教师充分释放生成式AI的巨大潜力,同时切实维护学习者的权益。
自2022年11月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以来,文本、图片、视频、音频、代码等全领域生成式AI产品迅速引发全球关注,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教育领域尤为突出。然而调查显示,全球450多所学校和大学中,仅有不到10%建立了相关使用政策或正式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担忧当前生成式AI在学校中的应用速度过快,更令人忧虑的是缺乏公众监督、监管条例或法规体系。为此,该指南应运而生,旨在指导决策者以安全、透明、符合道德规范的方式在教育中应用生成式AI。
该指南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发布的《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为基础,致力于推动人类主体性、包容性、公平性、性别平等以及文化和语言多样性。指南发布恰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数字学习周”活动,期间超过1000名参与者围绕公共数字学习平台和教育中的生成式AI等主题展开讨论。活动特邀Meta副总裁兼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Yann LeCun、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Stuart Russel、2018图灵奖获得者Yoshua Bengio等顶尖专家发表演讲。
关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成立于1945年,是联合国直属专门机构,总部位于法国巴黎。该组织致力于通过教育、科学、文化和通信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其工作范围涵盖教育公平、科学合作、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重要力量。指南下载地址: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8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