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连线Insight(ID:lxinsight),作者:王慧莹,编辑:子夜,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时隔九个月,李子柒终于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9月15日,她在公开视频中透露,七年前回到家乡拿起摄像机,通过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的平凡与美好,未来将继续以独特方式创作优质内容。虽然信息有限,但李子柒的回归已成定局。值得注意的是,视频中她以“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的身份亮相。此前她也曾表示,未来将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模式,帮助农民增收。相较于回归本身,外界更关注她未来的发展方向。人们记忆中的李子柒,仍停留在与微念MCN公司的纠纷中。事实上,这场风波导致李子柒停更近两年,抖音平台田园美食内容更新停留在2021年9月8日,“柴米油盐酱醋茶”系列更新则停留在2021年7月14日。如此长时间的停更,让李子柒和微念都陷入舆论漩涡。去年12月27日,微念官方发文称双方达成和解,这场从“伯牙子期”到“对簿公堂”的纷争为行业敲响警钟。和解后,李子柒虽夺回“李子柒”IP,但也面临粉丝流失、行业竞争加剧、商业价值受损等问题。本质上,李子柒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平衡内容创作与商业化。她的回归是确定的,但未来的商业化之路如何规划,值得深入思考。或许深耕农业领域是一条可行路径,目前农业振兴和乡村振兴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东方甄选已成功探索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成为行业标杆。对李子柒而言,未来需思考如何真正融入供应链,打造自有品牌,避免重蹈覆辙。
1亿粉丝的期待终于成真。李子柒的回归消息传来,无数粉丝翘首以盼。她的停更始于2021年7月14日发布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系列收官之作“盐”,此后再无内容更新。两年过去,田园牧歌式的视频终于有望重现。停更实属无奈之举。2021年7月,李子柒更新完盐井视频后突然沉默,一个月后她控诉“资本好手段”,与微念的矛盾公开化。争议焦点在于利益分配和公司控制权,李子柒表示视频走红后的品牌收入全归微念,自己仅靠视频分红。直至去年12月27日,历时一年半的“微李之争”以和解告终。四川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微念创始人刘同明退出股东,李子柒股权占比从49%升至99%。她夺回了品牌和专利,但代价是近两年的停更。曾几何时,微念与李子柒是业内佳话,刘同明以诚意打动李子柒(当时仍用“李佳佳”名),微念负责营销推广,李子柒专注内容创作,共同打造出“金招牌”。后来双方从合约模式转为合资公司,成立四川子柒,这也是纠纷导火索。李子柒持股49%,微念占51%,分别负责内容与运营。如今纠纷已解决,李子柒单打独斗,未来挑战重重。
告别过去,李子柒归来仍是顶流吗?两年“消失”对头部主播的影响巨大。停更意味着曝光减少、流量下滑,尤其在短视频快速迭代的时代,损失不容小觑。李子柒巅峰时期拥有过亿粉丝,去年12月微博2638.6万、抖音5096.7万、快手975.5万;如今微博2592.1万、抖音4897.1万、快手956.1万,总计下降265.5万。同时,短视频江湖已非旧貌,多个账号在停更期间快速崛起。例如抖音“念乡人周周”3个月涨粉247万,涨粉率39%;“牛爱芳的小春花”涨粉406万,涨粉率26%。三农赛道更涌现现象级博主,如“张同学”60天粉丝破1400万,“康仔农人”半年涨粉1800万。虽然这些账号尚未达到李子柒体量,但在她缺位期间,同类型账号瓜分了流量。此外,李子柒还遭遇假冒侵权,她曾发布视频维权,涉事账号最终消失。资本层面,和解并非双赢。李子柒夺回IP,但离开资本支持,变现之路未知。两年间,短视频行业直播带货盛行,李子柒未参与。或许她更注重内容保护,如她所说“埋着头做内容,不去想太高的商业价值”。但粉丝仍期待她影响力延续,关键在于回归大众视野并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
未来,李子柒需学会做生意。最新视频中她以“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推广大使”身份亮相,这并非新头衔,2020年她已担任该协会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今年3月她参加公益活动,引发热议。显然,农业和乡村振兴可能是新方向。外界猜测直播电商是转型路径,但李子柒的“慢”与直播的“快”存在矛盾,需打造独特风格。东方甄选等案例证明,内容+带货、生活+带货模式可行。李子柒若深耕农业,可参考东方甄选,深入产业链推出自营农产品。但农产品供应链复杂,涉及质量、保鲜、售后等问题,搭建和运营挑战重重。李子柒团队规模小(2名摄像、1名助理,剪辑自做),商业运营曾由微念负责。微念曾称有500人团队支持研发、推广、品控等,意味着李子柒需成为“多面手”。关键供应链需从零开始,此前微念持有李子柒螺蛳粉委托生产方70%股权,实际主导上游供应链和营销。李子柒长期平衡内容与商业未果,助理曾坦言“需要整理清楚现实问题”。未来她必须兼顾商业,多方学习,才能让IP持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