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备受瞩目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峰会暨中关村科学城科创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隆重举行。本次盛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海淀区政府以及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汇聚了行业顶尖专家、企业领袖和科研精英,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趋势。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在致辞中明确指出,北京将坚定不移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通过不断优化体制机制,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的核心优势,加速前沿技术研发进程。他强调,北京将着力提升算力与数据资源的统筹供给能力,加快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落地生根,持续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战略引领,目标明确:《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正式发布活动现场,海淀区区长李俊杰郑重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北京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区和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2300亿元,集聚大模型企业、科研机构超过100家。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海淀区将重点推进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原始创新和前沿研究,围绕大模型、通用智能体、科学计算等领域开展基础和前沿创新研究,抢抓国际前沿布局机遇;二是推动大模型创新体系发展,支持大模型全流程关键技术攻关,建设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数据工具和共性技术平台等,完善大模型评测和标准体系,加强人工智能安全技术研究,探索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三是构建活跃的创新生态,在人才服务、孵育体系、资本支撑、产业空间、应用场景、国际合作、行业自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数字浪潮,算力先行:北京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正式启动建设智能算力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产力,是全社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基础。为有效解决当前算力资源紧缺问题,加强本地算力资源保障,北京市与各区将合力共建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打造高速互联、高效调度、安全可靠的智算体系。该平台选址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由北京电信和京能集团共同承建4000P公共算力,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提供高质量、普惠、开放的公共算力服务。

资源集聚,凝聚合力: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正式启动建设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已成为各国抢抓发展机遇、重塑竞争格局的关键所在。得益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良好产业基础和先发优势,海淀区已集聚超过70家大模型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更好支撑大模型产业发展,海淀区将全力打造“中关村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以东至学院路、南至知春路、西至万泉河路、北至清华西路-清华东路,约9.5平方公里的区域率先建设集聚区核心区。在核心区内,首批重点建设五道口人工智能产业园、北大西门人工智能产业园、中关村西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清华科技园等4个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总建筑面积约67万平方米。未来,还将继续拓展引领区和发展区。同时,海淀区将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推进大模型场景应用落地,聚焦城市治理、政务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发布了首批7个标杆场景。

开放共享,生态协同:智源发布向量模型训练数据集向量数据集为大模型提供了高效的数据存储和查询支撑,是大模型落地应用的重要条件。为进一步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支撑大模型创新发展,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了涵盖中英两种语言、包含3亿条数据样本的向量模型训练数据集。

以赛聚才,以赛兴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大赛加速发力2023中关村科学城科创大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指导,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主办。活动当天上午,大赛总决赛率先举行。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了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8名以及潜力奖20名,并在现场接受颁奖。该项赛事由中关村科学城发起,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互联网3.0等前沿领域,自5月正式启动以来,共吸引国内外288个优质项目报名,涌现出智谱华章、粤聚粤昇、深势科技、光子晶体、千诀科技、基流科技等一批高潜力、高成长、高价值的优质科创企业。为拓展大模型行业应用,加速引领我国大模型产业发展,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正式启动北京市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创新应用大赛,设置智慧政务、医疗服务、金融服务、产业升级、智慧城市、文化教育等6个赛道,评选一批创新性强、成熟度高、示范性强的优质典型应用案例。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3日

21:17
2025年8月13日,资本市场迎来一系列重磅消息,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发布重大公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芯碁微装宣布正式启动H股发行计划,并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举标志着该公司加速国际化布局,有望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此同时,长城军工发布紧急公告,表示若股价持续快速上涨,将可能申请停牌接受监管核查,以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 在退市机制方面,*ST天茂成...
21:17
2025年8月13日,北京时间,科技界迎来重磅消息:OpenAI联合创始人Sam Altman将携手公司共同注资2.5亿美元,鼎力支持脑机接口领域的创新先锋Merge Labs。这一战略投资不仅彰显了资本市场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热忱,更标志着该领域竞争格局的加剧,因为Merge Labs正是马斯克旗下Neuralink的强劲对手。 作为新兴的科技企业,Merge...
21:17
2025年8月13日,北京时间凌晨,美国半导体巨头AMD的股价在盘前交易中强势上涨3%,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信心。这一显著涨幅不仅延续了近期股价的积极趋势,更反映出投资者对AMD近期业绩表现及行业整体动态的高度认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股价的持续攀升似乎与公司近期发布的技术突破或市场策略调整存在关联,但具体推动因素仍需等待公司进一步披露详细信息。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
21:17
2025年8月13日,北京时间,美国知名网络安全公司Palo Alto Networks的股价在盘前交易中表现强劲,涨幅超过2%。这一积极的市场反应主要得益于德意志银行对其股票的最新评级调整。该投行将Palo Alto Networks的股票评级从之前的“持有”果断上调至“买入”,这一举措被视为刺激股价上涨的关键因素。德意志银行的评级上调基于对公司未来增长潜...
21:17
2025年8月13日,博源化工(股票代码:000683)在官方互动平台发布重要消息,宣布公司位于阿拉善的天然碱项目二期工程已进入关键收尾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建设并正式启动投料试车。这一进展标志着博源化工在化工资源开发领域再添新里程碑。据悉,该项目自启动以来始终严格遵循既定施工计划,各部门协同高效,确保工程进度稳步推进,目前各项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为即将...
21:17
8月13日,隆华新材正式发布控股股东减持公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公告显示,公司董事长韩志刚计划在未来15个交易日结束后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上限为43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韩志刚同时担任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之一,此次减持行为主要出于个人资金需求考虑。 公告强调,此次减持计划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实质性影响,也不会对公司...
21:17
中电鑫龙(002298.SZ)董事束龙胜近期因个人资金需求,于7月18日至8月12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609.2万股。此次减持规模占公司总股本的0.82%,体现了公司管理层在个人财务规划与公司发展之间的平衡考量。 减持完成后,束龙胜仍持有公司股份2751.3万股,占比3.72%,其作为公司董事的持股比例保持稳定。这一操作不仅满足了个人资金...
21:17
2025年8月13日,冰山冷热正式发布其2025年半年业绩报告,揭示了公司上半年的经营成果与战略进展。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0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52%,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954.11万元,同比增长1.29%,展现出稳健的盈利能力与市场韧性。 在技术创新方面,降膜式开启螺杆冷水机组经过严格的实际应用检验后成功批量推向市场...
21:17
2025年8月13日,美国农业部发布最新报告,将2025-26年度美国国内大豆产量预估下调至43亿蒲式耳,这一调整主要归因于播种面积的缩减。产量预期的下调直接影响了市场对大豆库存的预期,最终预估数据低于市场所有调查机构的预测。受此消息影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出现显著上涨,活跃合约盘中一度攀升至0.9%,创下自7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点,并连续第三个交易...
21:17
安联锐视最新公告揭示重要股东减持计划 近日,安联锐视正式发布公告,披露了股东联众永盛及徐进的减持计划。根据公告内容,这两位股东计划合计减持公司股份,减持比例将严格控制在总股本的1.42%以内。此次减持将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两种方式进行,确保减持过程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公告明确指出,股东减持的主要原因是出于自身资金需求。这一解释体现了资本市场中股东根据自...
21:17
2025年8月13日,洪通燃气正式发布官方公告,就公司当前核心业务运营状况作出权威说明。公告明确指出,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范围涵盖液化天然气(LNG)、压缩天然气(CNG)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以及销售环节,同时业务范围还延伸至居民用、商业用和工业用天然气的销售服务。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洪通燃气此次公告的核心内容在于强调其主营业务及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保持高度稳定性...
20:14
8月13日,上市公司利君股份正式发布重要公告,披露了股东魏勇及其一致行动人未来三个月的减持计划。根据公告内容,相关股东计划在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其中,集中竞价方式减持的股份上限为1033.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的股份上限则高达2066.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2%。此次减持计划严格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