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白鲸出海(ID:baijingapp),作者辛童,经微新创想授权转载。近年来,白鲸出海持续推出多篇关于“个性地图”App的文章,旨在为开发者探索“社交+地图”模式提供灵感。近期,我们发现了名为exping的新应用,它致力于帮助用户轻松记录多元体验并生成趣味地图攻略,为后人提供参考。“exp”+“ing”,打开App后,每一个跳转或等待画面都在不断强化其核心理念——体验当下(experiencing)或探索进行时(exploring)。通过聚焦垂直需求,让个性地图焕发全新活力。
在深入了解exping之前,让我们回顾历史上那些或有趣或吸金的地图案例:
1. Pokemon Go:AR+IP+地图的完美融合。这款应用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无缝连接,用户需在全球多个真实地点寻找宝可梦,不同属性宝可梦分布在特定区域,到达指定区域即可解锁。地图+AR+IP的组合让Pokemon Go长盛不衰,其8900万美元的月流水成为所有AR地图类应用效仿的标杆。
2. Poop Map:俗称”拉屎地图”。用户可标记排便位置并寻找可用卫生间。Poop Map近30天全球下载量达5万余次,但尚未实现规模化盈利。类似产品还有Z世代社交平台”幸识”的SHI功能,以及”便了么”等健康观测社交App;虽小众但满足强刚需。
3. Zenly:曾拥有4500万月活跃用户的熟人社交地图。用户可实时查看好友位置、停留时间、手机电量等信息,后因Snap公司策略调整被迫下架。此后Whoo、NauNau、NOW、Tomotomo等同类产品迅速崛起,Zenly下架5个月后,Jagat仍凭借高度相似性在30天内获得500万次下载。
4. onX Hunt:详尽的狩猎攻略地图。完成狩猎目标后,系统会生成包含坐标、活动区域、植被、路况、地形、天气、野生物种类、周边设施等信息的地图,助力用户安全高效地体验狩猎。onX Hunt过去30天下载量不足30万,却实现550万美元营收,凭借专业性和可靠性赢得用户青睐。
5. Trucker Path:卡车司机专属地图。用户可查看沿途卡车停车场、加油站、旅店、地磅站等信息,还能提前了解不同加油站的实时油价。根据点点数据,Trucker Path曾位列2022年9月非游出海收入13强,过去30天营收达130万美元。
此外,徒步地图、雪山地图、冲浪地图、钓鱼地图等也各有特色。开发个性地图,不仅考验创意和产品能力,更关键在于让用户便捷记录体验、寻找同好。因此,做好个性地图需要创始团队的坚持与情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社交类地图开发难度相对较低,但做好地图仍需长期投入。有趣的是,exping似乎兼具大厂背景和产品设计师的兴趣驱动双重优势。
exping的前世今生
2022年3月,爱讯集团(iFREE Group)正式推出exping,根据点点数据,过去一年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累计获得50万次下载,其中82%来自中国,其余分布在北美和欧洲等地。考虑到国内应用商店的覆盖率,实际下载量可能更高。从灵感到产品落地,exping耗费了整整六年时间。
2014-2016年,exping项目发起人CLU S.就有在地图上标记各国咖啡店的习惯,并在社交媒体分享环境、办公友好度等评价。久而久之,朋友们的旅行都会参考他的建议。2016-2018年,作为iFree Group产品设计总监的CLU S.定居马来西亚,通过Google Map My Map记录咖啡打卡。当一位素未谋面的朋友提出付费购买其咖啡地图后,CLU S.首次意识到”探店不仅可以从商家侧赚钱,也可以通过真实体验让用户付费”。
2020年疫情来袭,虽然出行受限,但已有打卡记录仍可使用。随着想法逐渐成熟,CLU S.认为咖啡地图只是起点,酒馆地图、旅行地图、书屋地图、出境游等都可以成为个性化地图的一部分。”让地图制作者通过创意和品味获得收入,让算法帮助用户找到品味社区”,成为exping的初心。有了明确方向,CLU S.迅速组建团队、调研市场、立项开发。经过一个多月的用户研究、市场分析和竞品分析,团队将重点放在”品味推荐算法”上,最终在2021年下半年推出0.1测试版(因疫情仅限国内用户)。
exping还通过公众号、对话广州独立店铺主理人等方式推广,帮助用户发现优质场所。但后来因疫情持续、技术成本等因素,团队不得不暂时搁置品味社区计划,转而专注个性地图产品。
地图看远方,印记享受当下
exping目前提供”地图”和”印记”两大核心功能。用户可以浏览他人地图或创作专属地图;印记则类似小红书笔记,更侧重单一地点的详细体验。目前平台最受欢迎的是美食探店和咖啡探店印记,偶尔穿插景点和建筑风光。
在地图创作中,用户可标记不限数量地点,App会自动生成路线。用户可自由选择地图风格、地点气泡风格和出行方式推荐。每个地点可添加图片(普通用户单地图限一张,会员可解锁更多权益)。地图创作者可为地点添加标签、简介、评分(交通、环境、服务、专业度、性价比等维度),用户可直观了解真实体验。
印记功能更像小红书笔记,用户可添加最多20张图片并详细备注。发布时需设置标题、封面和详细地点。其他用户可评论、收藏或用emoji表达态度。个人主页展示所有地图、印记、收藏和关注信息。从使用体验看,获得关注和收藏需要兼顾地图的趣味独特性和图片美观度。
exp+会员可解锁自定义地点图标、多人绘制地图、个性化风格选择、标记更多地点、添加快捷指令、更多路线规划等权益,这些付费点主要面向有创作需求的地图制作者。
exping有点像大众点评+地图导航+小红书的融合体,若走此商业化路径,国内目标群体可能较小众。为此,如何激励创作者热情、保证创作者收益、确保地图真实性是exping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商业模式选择上,exping似乎并不急于求成,更注重产品体验。下阶段将重点完善海外数据、导入第三方地图数据、数据导出统计、个人数字名片、嵌入式地图、优化分享模式、地图收费或订阅制、原创内容确权等功能。
多年来,创意地图的探索从未停止,但能穿越周期的产品并不多。从一开始,exping似乎就注定要走自己的路。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微新创想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