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百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两大核心业务呈现鲜明对比。以ACG为代表的百度智能云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季度内AI云实现62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1%。百度智能云近年来将重心聚焦于B端市场,在金融、能源等领域不断扩大大企业及G端客户规模,而其他厂商却在C端应用上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买量试错。
财报同时揭示,以MEG为代表的在线营销收入出现收缩,本季度收入153亿元,同比下滑18%。去年同期的业绩电话会上,百度便指出该业务因AI化改造将面临收入波动。从财报及人事变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关键问题:到底什么是AI业务?AI时代的管理者应具备怎样的特质?
三季度内,百度MEG部门发生两起重要人事变动。文库与网盘负责人王颖、数字人负责人平晓黎晋升为集团副总裁,而原百度短剧负责人于珂离职。王颖的晋升实至名归。百度文库作为生态中AI化改造最彻底的产品,与百度网盘形成联动效应,构建起个人生产力效率形态,成为百度面向个人的最大AI应用。8月,文库GenFlow3.0版本上线定时任务功能,通过自动化流程提升个人生产力。李彦宏在财报会议上将文库视为典型AI原生应用,并肯定其发展现状。据悉,文库+网盘单季综合毛利已接近3亿元。
平晓黎的晋升则体现了内部培养机制的成功。李彦宏在业绩会上的表述揭示了晋升核心原因:”在我们的移动生态系统中,Agent和数字人代表了AI原生的变现创新,正在改变我们的在线营销业务。”本季度财报首次披露AI业务营收,并提出从基建到应用的四个层次:百度智能云基础设施收入、百度文库(Genflow)+网盘、百度伐谋等AI应用收入26亿元、原生营销服务28亿元,以及萝卜快跑等智能出行项目。数据显示,AI正在从企业服务延伸至消费级产品,再到智能出行领域。
负反馈方面,百度短剧负责人于珂离职。尽管短剧表现稳健,MAU持续增长并拉动百度APP用户时长,但MEG人士表示离职与业务无关。百度AI to C存在两个机会:面向年轻用户的效率工具(百度文库、网盘、数字人),以及由AIGC驱动的内容消费(主要面向中老年群体)。百度已在中老年群体建立内容消费闭环,情感、政治、民生及短剧等内容领域均具优势。中老年用户对数字人的高耐受度,有助于巩固百度在玉石、茶叶等非标领域的电商交易规模。
MEG人士指出,于珂离职原因或在于过度向上管理。AI to B业务具有客群固定、收入稳定等特点,政策鼓励更使其确定性极高。大模型和AI将演变为水电煤的存在已成共识,市场份额和收入越高的公司越有可能在基础设施竞争中胜出。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我国大模型相关中标项目达1810个,金额突破64亿元,百度智能云以48个中标项目和5.1亿元中标金额位列双第一,并在金融、能源等行业领先。
百度to B业务形成完整逻辑体系:新产品需思考技术应用场景、价值创造及与老业务结合。伐谋项目是典型案例,该团队专注于”自我演化”能力,打造解决生产研发环节算法问题的”超级智能体”。伐谋与百度智能云SaaS信控平台、文心大模型等深度融合,形成”云+AI+智能体”解决方案。在中信百信银行合作项目中,伐谋将特征挖掘效率提升100%,风险区分度提升2.41%。
百度to B强逻辑本质是”技术-场景-价值”闭环路径。创新需扎根产业痛点,通过生态协同转化为商业价值。落地路径包括:先形成产品,再与企业共创,在真实环境中打磨,最终标准化输出。百度在to B技术方面展现高度兼容性:内部多款大模型应用产品已完成对DeepSeek模型的适配,外部实现对云环境、模型技术和系统的兼容。这种兼容性生态解决了企业客户资源孤岛问题,使其无需额外预算即可整合异构模型与系统。
百度AI to C战略前端由应用矩阵与智能设备构成。数字人同时兼容搜索与营销属性,罗永浩数字人树立行业标杆,百度慧播星数字人正在打通B to C商业链路。财报显示,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62%,与to C部分AI应用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6%)合计占该季度总收入约17%。
MEG作为百度”现金牛”和流量根基,其稳定利润为ACG、AI等未来业务提供资本支持。一段时间内,MEG养活了百度现在,ACG为其赢得未来。阿里千问的推出、字节豆包的AI电商试水,标志着大厂AI to C序幕拉开。百度已成功将增长动力从传统广告切换至智能云业务,并掌握AI to C这张潜力巨大的”王牌”。百度APP、百度网盘、百度地图等过亿级应用,以及小度智能音箱、屏幕等设备,构成了AI to C战略的坚实基础。庞大的月活跃用户为新产品提供天然冷启动土壤,用户时长增长与产品粘性增强直接挂钩,为AI服务变现创造更大可能。
AI是长期性命题,其价值最终体现在机制和制度上。李彦宏早在2024年OKR中便提出建立适配AI时代的高效组织,一年后的”极简OKR”中再次强调组织人才与战略再对齐。王颖与平晓黎的晋升,让我们窥见AI时代组织变革全貌。当前,AI to C或将继2017-2020年信息流之战后,引发第二次大规模组织人才流动。百度世界大会2025上涌现的新面孔,正是这一变革的生动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