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表外表里(ID:excel-ers),作者:王熙媛,编辑:曹宾玲 Reno,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在2023年的招聘市场上,比亚迪以“校招一天收12万份简历”的惊人数据冲上热搜,其火爆程度令人瞩目。然而,比亚迪的热度并非孤例。社交平台“帮忙选offer”的帖子里,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以及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新选项层出不穷,一股进“工厂”的风潮正席卷整个就业市场。相关报告显示,2023届毕业生期望就业岗位在制造业的占比达8.1%,在14个行业大类中增幅第一。这场双向奔赴似乎在传递一个明确信号:随着互联网大厂逐渐跌落神坛,接地气的新兴制造业正在爆发式增长,为年轻人提供了全新的造梦空间,推动着就业观悄然发生“脱虚入实”的转变。本文将带您走进几位职场人的真实经历,见证这场观念转变背后的故事。01工厂螺丝钉vs互联网精英,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不知道公司招一些文科生来干什么”“这你都不明白啊,这是最基本的啊”“我现在没空,你换个人问一下吧”……向研发工程师求教技术问题的时候,文科生出身的魏佳总是不得不面对别人的不耐烦。那是2019年的夏天,刚刚踏入工业世界的她发现一切都与想象中截然不同。在学校里读书时,她对未来的憧憬是手捧咖啡、脚踩高跟鞋、出入CBD的office lady。但进入锂电厂后,她的日常变成了催设计冻结、催采购回料,时不时穿着车间工作服、套着蓝色鞋套蹲守产线,“有点像工厂保姆”。更让她感到吃力的是,身为技术小白的魏佳,需要用夹杂着大量专业名词的英语和法语与客户沟通,还要谙熟于心对接的众多部门的工作,以致于地铁上、电梯里,她总是抓紧每分每秒的碎片化时间恶补各种技术知识。有时候,在随时待命被传唤、加班到深夜的时刻,魏佳的心里会产生深深的自我怀疑:当初“进厂”的决定,是不是选错了?但对当时的她来说,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了。考研失败后,魏佳疯狂地投递简历,在各个招聘会上奔波,但收到的回应寥寥。焦虑的她不得不向一些陌生的赛道投去简历,现在就职的锂电厂,就是在那时向她递来了橄榄枝。那时候,她的同学最向往的行业是房地产、教培和互联网,魏佳也憧憬过进大厂,但连简历都不敢投几个,“太火了,根本轮不上我。”毕竟那是互联网大厂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回看2018年左右的应届生求职报告,投递热度排名几乎都被大厂屠榜了。以字节为例,2020年全球员工数相比2019年直接翻倍,突破了十万人大关,字节HR常常形容自己的工作是“边开飞机边换引擎”。和魏佳同年毕业的李旭则如愿进入了互联网大厂做运营。大厂的美丽新世界,和他想象中一样美好。和同事出门吃饭,感受到了路人对自己脖子上工牌投来的注目礼,李旭笑笑,故意挺起了胸膛亮出工牌,就差没把“我是大厂人”写在脸上。他骄傲于工牌所标榜的身份,那意味着他一毕业就能拿着数倍于其他同学的工资,以及入职就配Mac电脑,坐一天也不会累的昂贵的人体工学椅,还有自带泳池的公司健身房。李旭的部门里12个人,有一半都是海归硕士,其余全是985、211学历,每天和一群“互联网精英”打交道,氛围也是格外轻快。不出意外,那是公司的黄金年代,多个产品线如火如荼,除了主体业务之外,还涉及房产、汽车、装修,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亲眼见证这一切的李旭,自然也分到了一杯羹,“能加入这里,是多么幸运啊。”他常常想。然而,在他还在期许着美好未来之时,互联网其实已经暗潮涌动。02跟着大厂一起过气?部门聚餐结束后,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去KTV唱歌,李旭看了一眼手机,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到了包间里,有一半的人都拿出了电脑继续工作,暂时没有工作的人去拿着话筒当麦霸。没人惊诧,仿佛一切都顺理成章,因为每次团建都有人边吃饭边工作。李旭一直记得那时KTV昏暗的灯光、零落的歌声,和同事们被电脑屏幕照亮的脸交织在一起,现场堪称大型现代主义荒诞戏剧。但这样的透支,让不安的感觉开始盘旋。尤其是在2021年春节返工不久,李旭就听说了几轮大厂的裁员消息。“降本增效”成了大厂的主旋律,“毕业”“优化”“向外输送人才”成了包装裁员的新名词。危机感之下,他渴望求变,主动离职,却猝不及防地跌了一跤。“抱歉,我们觉得你的过往经验和这个岗位不太匹配。”面试官礼貌的微笑往往附上一句让他透心凉的话。四个月以来,捧着一个个拒绝通知的李旭发现,他对大厂运营岗位的担忧,在离职后全都变成了现实:没有技术加持,却有细分方向的限制,可替代性很高。“离职后除非去同类型的平台就业,否则之前积累的经验全都用不上了。”失落的李旭渴望摆脱“大厂后遗症”,而他所苦苦追寻的安全感,陈璐却在入职后不期而遇。刚入职这家智能短交通和机器人公司时,陈璐还在惊讶,“做制造业的项目管理怎么连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都要管!”“人、机、料、法、环”处处都要协调,项目管理要像开了天眼一样统筹全局,对于她这个应届生来说,“简直是年纪轻轻就给背上纹关公——扛不动啊。”但深入了解这个行业之后,她开窍了。“有一批返工产品需要更换螺丝钉,是用新料还是旧料?如果用新螺钉,配合的部门又是哪些,由谁来改物料明细?采购和销售赶不赶得上,来得及完成大家的KPI吗……”在主持项目会议之前,陈璐已经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在对各部门的职能都有清晰的了解之后,她用一颗螺丝钉串联起了所有部门。不像在软件公司实习时被虚拟的代码环绕,当她走在车间,看见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产品是如何由零部件到组装时,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制造业求稳,因为对生产流程越熟悉的人越能保障生产,几年积累下来之后就不容易被淘汰。”这让她这个“基层打工人”感到安心。而身在锂电厂的魏佳,已经随着新能源风口起飞了。看着薪酬调整确认单上15%的薪资涨幅,魏佳笑了。这是她入职以来第三次接到涨薪的通知。在烈火烹油的行业里,魏佳所在的公司客户翻了三四倍,工厂从两个扩到六个,入职的人数几乎一年翻一倍,且在她入职一年后,新招的应届生薪资的起点已经比原来高出了20%。魏佳每天被忙碌、加班充斥着,人像陀螺一样飞速旋转。她也会有疲惫的时刻,但更深刻的体会是刺激和亢奋。三年的时间里,她连跳三级,从项目助理工程师一路晋升到了项目高级工程师。她已经不是一开始的那个对专业知识一无所知的文科生,而是成长为独立带三个项目、和客户就技术问题对答如流的职场高手。“现在经常会想,幸好自己最后进了这个赛道。”魏佳感慨地说道。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争相涌入,制造业的水温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03争抢一张黄金制造业的船票捏着手里厚厚一沓简历,魏佳心底五味杂陈——里面没有一个应聘者,像她一样是文科生。“这两年,公司招项目管理更倾向于有工科背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她知道对公司而言这是一件好事,但也意味着,公司正残酷地向一些能力不匹配的人关闭大门。985材料硕士就读的宋文,对此深有感触。“谁说比亚迪985点击即送的?”“迪子这么不给面子,简历关就挂了,是我不配了。”听到室友被分到“人才库”的哀嚎,宋文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听说今年清北的人都下场竞争了。”但明知山有虎,他还是要前进。毕竟作为“天坑专业”的学生,过去他只能“仰望”进入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现在随着新能源的爆发,他们也拥有了属于自己行业的“大厂”。更何况,在互联网大厂等行业的一众裁员潮里,制造业的平稳甚至是升温,显得难能可贵。可以看到,2022年纯互联网职位量同比缩减了一半。但制造业捷报频传,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岗位发布数量保持8%的增长。而一旦搏击成功,就相当争取到了一张黄金制造业的船票。秉持着这个信念,这个秋招季,宋文风里雨里,不断赶场面试,最终拿下了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8个offer,每个年薪都在20万以上。今年已经毕业入职了一家主攻无人驾驶配送车企业的里奥,更是切身感受到了腾飞的速度。“我们申请资金补贴,最快一周就能批下来。”听到师傅的科普,里奥有些心潮澎湃。学供应链管理专业的他,就是看准了制造业带动下行业前景的广阔,果断入行的。据他了解,公司从年初到现在,员工数量已经翻了一番。并且随着工作时间的拉长,公司带给他的感受也在不断刷新。在入职前,他听说一些车厂,每天早上、下午需要各打两次卡,办公室桌面上除了电脑、水杯、键盘、鼠标、文件之外,别的东西一律不准放,管理人像管理机械一样死板。因此入职培训,听到主管说“我们是一家有互联网精神的公司”时,里奥多少有些不屑:“扯什么互联网,无非是用一些新词来标榜自己不一样罢了。”但很快他的认知得到了扭转。三个月以内,他跟进的一个产品品类已经立项两次,迭代速度堪比互联网企业。公司的王牌产品也在不断更新,往往这个项目还在执行阶段,另一个改动又已经下达,整体节奏非常快。“谁能想得到这是2023年的制造业呢?传统制造业的产品性能质量得到市场认可后迭代就会比较谨慎了,但在这里,技术和创新比生产还重要。”里奥说。并且这家智能制造企业还在更多的地方向大厂看齐。比如虽然有师傅“传帮带”,但公司内部就像互联网大厂一样称呼大家是“同学”,管理相对扁平,有时还有下午茶等大厂人高福利的标配。这些都让里奥觉得很满足,他希望这样的美好时代,能持续得久一点,再久一点。(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微新创想转载,不代表微新创想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http://www.idea2003.com/。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8日
近日,一段充满温情的接站视频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发无数网友的强烈共鸣。视频中,73岁的老父亲肩挑土特产,跨越千里来到广东探望儿子一家,这份沉甸甸的爱瞬间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有网友深情留言:"看到父亲还能扛起扁担,真是幸福的一件事啊。"这位谢先生在佛山生活多年,此次父亲特意从湖南慈利老家出发,一路跋涉来到广州。当他在车站看到父亲时,眼眶瞬间湿润。父亲肩上的土特...
近日,一起备受关注的过失致人死亡案件在上海法院审理后成功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案发生于2020年2月3日晚,涉及主人公奚某白与男友沈某的悲剧性事件,最终以法律判决尘埃落定,为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
案件起因于一场朋友聚餐。当天18时许,奚某白与林某、华某等朋友在餐厅聚餐,期间饮用了1至2瓶红酒。当晚22时许,沈某携朋友加入聚餐,饮用数瓶啤...
2025年8月15日,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传来重大喜讯,其科创板IPO状态正式变更为“提交注册”,标志着这家在半导体材料领域深耕的企业迈出了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公司计划发行高达53,780万股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达49亿元人民币,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西安硅产业基地二期的建设,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和市场布局。
作为中国大陆首屈一指、全球排名第六的12...
8月18日凌晨2时21分,印尼东努沙登加拉省的勒沃托比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柱直冲高空,最高达到令人震惊的8000米。这一剧烈的喷发事件迅速引起了全球关注,也提醒着人们火山活动带来的潜在威胁。印尼火山和地质灾害研究机构(PVMBG)第一时间响应,紧急发布了相关警报,要求周边居民立即采取避险措施,并密切关注火山灰的扩散情况。专家提醒,火山灰不仅可能对居民的健康造...
深成指今日表现强劲,强势突破11864.11点的重要阻力位,不仅刷新了2024年10月8日创下的历史高点,更创下自2023年4月19日以来的最大涨幅。这一显著的上行趋势充分展现了市场信心的逐步恢复,同时也反映出资金流动性的显著增强。市场情绪的回暖与投资者活跃度的提升,为指数的持续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预示着当前市场正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8月18日,指南针股票在交易过程中表现抢眼,强势触及涨停板,单日涨幅高达20.0%。这一惊人表现不仅彰显了市场对该股的极大热情,更伴随着成交额的激增,突破104亿元大关。如此强劲的交易数据,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对指南针股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追捧。此次涨停背后,可能隐藏着多重市场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公司基本面改善、行业利好消息刺激,或是资金流的集中涌入。无论如何,这...
8月18日,A股市场迎来强劲反弹,深证成指涨幅显著扩大至2%,盘中强势突破11864.11点,不仅刷新了自2023年4月19日以来的高点,更展现了市场强劲的上涨动能。与此同时,上证指数也稳步上涨,涨幅达到0.9%,而创业板指表现更为抢眼,涨幅高达3.42%。市场整体呈现普涨格局,超过3925只个股录得上涨,投资者信心得到明显提振,市场情绪持续回暖。
2025年8月18日,磁性材料板块整体呈现强劲上涨态势,行业龙头铂科新材股价涨幅突破10%,带动银河磁体、大地熊、新莱福、中科三环及天和磁材等个股同步发力,市场情绪高涨。据行业专家分析,此次上涨主要源于下游新能源与电子产业的强劲需求增长,推动磁性材料企业订单量持续回暖,行业整体景气度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这一轮上涨反映出市场对磁性材料行业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同...
8月18日,京东健康股价迎来强劲反弹,涨幅超过4.5%,展现出资本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这一积极表现的背后,是公司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所揭示的亮眼数据。报告显示,京东健康上半年实现收入352.9亿元,同比增长24.5%,这一增长速度不仅彰显了公司业务的稳健发展,更反映出其在健康产业领域的强劲竞争力。与此同时,净利润表现同样出色,达到26亿元...
8月18日,同花顺股价迎来强劲反弹,盘中持续拉升涨幅接近9%,成功突破400元大关,市值也随之攀升至超过21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该股累计涨幅已接近4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此次股价突破不仅是对近期市场表现的肯定,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同花顺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同花顺有望继续依托其行业领先地位,实现更可持续的业绩增长。
阿里国际数字贸易集团(AIDC)的AI研发团队AIDC-AI近日重磅推出全新一代多模态大语言模型——Ovis2.5,该模型提供9B和2B两种参数规模版本,旨在为全球开发者与企业在经济型视觉推理领域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Ovis2.5以其在有限规模内展现出的卓越性能,成功刷新了多模态AI应用的技术标杆,成为业界瞩目的创新成果。
Ovis2.5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
Meta 近期正式推出了其尖端 AI 图像处理模型 DINOv3,为图像分析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突破。这款基于自监督学习技术的模型,通过深度解析超过17亿张图像数据,积累了70亿个参数,使其能够高效处理包括卫星影像、医学图像、自然景观在内的多样化图像任务,且完全摆脱了对标注数据的依赖。这一创新特性赋予了 DINOv3 在数据稀疏领域,尤其是卫星影像分析等前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