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德国数据保护专员梅克·坎普正式发布官方声明,要求苹果和谷歌立即从德国区应用商店下架DeepSeek应用程序。这一决定源于德国官方认定DeepSeek存在”非法将用户个人数据传输至中国”的行为,直接违反了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第46条关于”充分保障措施”的核心要求。
坎普在声明中明确指出,DeepSeek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在中国处理欧盟用户数据时完全符合欧盟法律标准,且该公司在欧盟境内并未设立任何实体机构。她同时强调,苹果与谷歌必须立即审查这一要求,并就是否在德国封禁该应用做出最终决定,尽管并未设定具体的处理时限。据路透社报道,谷歌已确认收到相关通知并表示正在进行评估,而苹果公司暂未对此作出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监管机构的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事件。早在5月,德国监管机构就已要求DeepSeek提供详细的用户数据保护措施,特别关注如何有效防止用户数据流向中国境内服务器。这一系列举措背后,反映了欧盟近年来对数据主权保护的持续强化。CNBC专家分析认为,德国的此次行动”可能成为欧盟其他国家效仿的重要先例”。
自2025年1月推出R1大模型以来,DeepSeek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优势和高效率表现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同时也成为多国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对象。意大利早在2025年1月就率先封禁了DeepSeek应用,理由是”个人数据使用不透明”;随后荷兰禁止政府设备使用该应用;比利时则建议政府官员避免使用并持续评估相关风险。
在美国,白宫公开表示正在调查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程序DeepSeek对国家安全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美国国会更计划通过立法禁止联邦机构使用中国开发的AI模型,并无端指责DeepSeek涉及军事用途。今年2月,澳大利亚内政部长托尼·伯克签署强制性指令,要求全面禁止在政府系统和设备上使用DeepSeek,所有相关产品、应用程序和服务必须从政府系统中移除,并删除已安装内容。
在亚洲地区,韩国于2025年2月临时禁止下载DeepSeek应用,虽然后期部分恢复了下载权限,但明确规定”不得在公务场合使用”。日本虽然没有全国性的禁令,但丰田、三菱重工、软银等大型企业以”信息安全担忧”为由,已禁止内部员工使用DeepSeek。而在印度,今年初新德里的德里高等法院直接发起了全球首起要求限制使用DeepSeek的公益诉讼,目前此案尚未有任何公开判决结果,法院也未宣布进一步听证时间,尽管DeepSeek仍可通过印度的移动应用商店下载,但政府机构已内部禁用。
针对部分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的做法,中方此前已多次通过官方渠道明确表示反对。2025年2月6日,发言人郭嘉昆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依法保护数据隐私和安全,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或个人以违法形式采集或存储数据。”2025年3月18日,发言人毛宁进一步指出:”中方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的做法。我们将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