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备受瞩目的2025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大同)研讨会隆重召开。会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专家陶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解读了国家近期颁布的首个绿电直连框架规则。这一创新政策标志着绿电直连模式将从地方试点阶段迈向全国性推广,为新能源产业注入强劲动力。
陶冶指出,该框架规则为尚未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开辟了全新发展路径,通过直接连接电网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新能源消纳难题。这一举措不仅为高耗能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更在政策层面明确了储能配置的重要性。根据规则要求,储能设施将在提升企业自发自用比例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预计将大幅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值得关注的是,该政策还将全面推动零碳园区、微电网及虚拟电厂等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通过构建多元化的电力供应网络,政策旨在促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实现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运行。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将优化能源结构,更将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重要实践样本。
业内专家表示,绿电直连框架规则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新能源发展进入新阶段。该政策不仅有利于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还将为能源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将带动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