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备受瞩目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盛大启幕,全球顶尖AI专家齐聚一堂,共商人工智能发展大计。在备受关注的主论坛上,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与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沈向洋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关于中美AI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向的精彩碰撞。
施密特在对话中毫不掩饰对中国AI领域近两年取得的惊人进步的赞赏。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部分领域甚至已经超越国际水平。这一观点得到了沈向洋的强烈认同,他补充道,中国AI产业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庞大的数据资源以及活跃的创新生态。
在谈及中美AI发展差异时,施密特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他认为,中国AI领域的主流模型大多采用开源模式,这种开放共享的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广泛应用。相比之下,美国AI产业则更倾向于闭源策略,虽然这有助于保护知识产权,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传播和普及。这一对比引发了现场热烈的讨论,多位专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面对全球AI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施密特强调,中美两国作为AI领域的领头羊,应当摒弃分歧,加强合作。他呼吁两国携手共进,共同推动AI技术的健康发展,确保这项强大的技术始终处于人类的掌控之中。沈向洋也表示,AI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国际合作,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AI技术可能带来的挑战,维护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在对话的最后,施密特再次强调了他的核心观点:中美两国应当以合作共赢的姿态,共同引领全球AI技术的发展方向。这一观点不仅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也为未来中美在AI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在AI领域的实力和决心,也为全球AI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