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斑马消费”(ID:banmaxiaofei),作者陈碧婷,经微新创想授权发布。2023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久违的繁荣景象。《孤注一掷》掀起反诈热潮,《消失的她》触动独立女性情感,《封神第一部》点燃商业大片期待,《八角笼中》传递现实主义力量,《长安三万里》带领亲子观众领略盛唐风华……电影观众们发现,今年的暑期档佳作云集,选择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优质内容与短视频营销的完美结合,成功吸引大量观众走进影院。这一季的暑期档票房高达206.18亿元,较2019年巅峰时期增长约16%;观影人次突破5.04亿,较2019年最高纪录上升0.4%。这不仅是市场的复苏,更是电影行业各大参与者三年来的集体回血。随着资本持续涌入,影视产业正逐步回归健康循环,其中陈思诚的北京壹同、韩寒的亭东影业、宁浩的坏猴子等新势力尤为引人注目。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些后起之秀正逐渐改变行业格局。然而,在这场盛宴中,部分传统巨头或承压或掉队,逐渐失去话语权。历经三年寒冬,中国电影市场终于迎来史上最强暑期档。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早在8月17日晚,暑期档票房就已超越2019年同期,提前14天刷新纪录。如今,2023年暑期档圆满落幕,总票房206.18亿元,不仅超过过去三年暑期档票房总和近5亿元,更创下观影人次5.04亿的全新纪录。值得注意的是,票房增长并非源于票价上涨,而是观影体验的显著提升。这个现象级暑期档的诞生,背后有何故事?其实,6月时好莱坞大片集体遇冷,业内普遍悲观。但《消失的她》意外破圈,连续三天票房破1.5亿元,点燃市场热情。随后,《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孤注一掷》等影片接力上映,形成观影热潮。灯塔数据显示,暑期档单日票房连续72天破亿元,刷新中国影史新纪录;7周周票房稳定在20亿元以上,远超往年“二八现象”的常态。今年暑期档呈现百花齐放格局:两部35亿+、两部20亿+、一部近18亿,市场生态更加健康稳固。爆款频出的背后,是作品质量与营销策略的双重突破。暑期档top5影片猫眼评分均超9分,其中《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封神第一部》《长安三万里》等影片从不被看好到口碑逆袭,成功抢占下沉市场。中国电影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一线城市票房增长1.6%,二线城市增长13.8%,而3-5线城市票房增幅突破25%,成为市场增长主引擎。
大赢家暑期档的辉煌成就了多方参与者。首先,票务平台和院线公司成为最大赢家。猫眼、阿里影业等平台凭借流量优势,万达、横店影视等院线则通过精准布局实现开门红。其次,上游电影公司通过参投爆款影片实现收益增长。阿里影业成功押注《消失的她》《长安三万里》《孤注一掷》;猫眼参与出品《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中影作为出品方参与《孤注一掷》,出品《长安三万里》,均将带来利润增长。《封神第一部》虽投资巨大,但已突破25亿票房,分账近10亿元,为系列奠定基础。北京文化通过巨额投资回血,业务逐步展开,有望走出困境。中小成本电影《孤注一掷》(成本不到1亿,票房36亿+,分账近14亿)、《消失的她》(成本约1.5亿,票房35亿+,分账超13亿)等黑马影片,让出品方赚得盆满钵满。其中,陈思诚的北京壹同堪称赢家,不仅出品《消失的她》,还参投《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成本1-1.5亿,分账6.79亿)的制作公司追光动画,从《白蛇》到《杨戬》,渐入佳境。
掉队者在这场狂欢中,部分传统巨头表现平平。光线传媒作为头部动画厂牌,主控的《茶啊二中》票房仅3.75亿,参与出品的《我经过风暴》票房1.43亿。与追光动画不同,光线传媒采用指导被投公司自产模式,工业化程度有限。万达电影在院线端表现强势,但在出品方面略显遗憾。其合作过的《北京爱情故事》《唐探》系列等虽是爆款,却未参与《消失的她》出品。出品的《热烈》票房不到9亿,分账仅3亿多,排名靠后;《孤注一掷》虽火爆,但万达排名仅第12位,分账有限。博纳影业上市即亏损,主要因核心项目集中爆发,导致产品真空期。《无名》《别叫我“赌神”》票房不佳,《风再起时》《长空之王》表现平平。华谊兄弟近年因明星资本化和业务多元化失败,去年缺席春节档和暑期档,营收大幅下滑。今年春节档仅联合出品《流浪地球2》,暑期档完全缺席,前景堪忧。储备的《美人鱼2》《狗阵》《749局》《前任4》中,仅《前任4》排上日程,能否再续传奇尚待观察。开心麻花今年暑期档遭遇滑铁卢,《超能一家人》成本3亿却仅收3亿票房,分账仅1.08亿。作品质量下降是根本原因——从《夏洛特烦恼》到《独行月球》的巅峰后,近年作品本末倒置,过度追求搞笑而忽视故事内核。
影视新势力的崛起,印证了内容为王、真诚为上的行业真理。想要赢得观众,必须精心打磨作品;面对消费者,真诚永远是必杀技。这个史上最强暑期档,不仅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复苏,更是行业格局重塑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