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市值观察(ID:shizhiguancha),作者:文雨,编辑:小市妹,微新创想经授权转载。近期,苹果公司正深陷一场前所未有的困境,似乎再难寻突破之道。
01 对手太强
9月13日凌晨,备受全球瞩目的iPhone15系列终于揭开神秘面纱,然而讽刺的是,苹果的市值却在一夜之间骤降3400亿美元。这并非苹果首次遭遇市场冷遇。两年前的同一时间,库克在苹果新品发布会上盛赞iPhone13是迄今为止最出色的产品,但用户却给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回应:iPhone13与iPhone12最大的不同,仅仅是名字。就连苹果的“死忠”段永平也加入调侃行列,直言“又像往年一样没有新意”。
缺乏创新早已成为苹果的顽疾,资本市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并不会因为iPhone15缺乏亮点就盲目看空。这一次被华尔街无情抛售,责任似乎完全在中方。2020年上半年,华为以44.1%的市场份额稳居中国高端手机榜首,苹果紧随其后,占据44%的份额,双方平分秋色。然而,随着华为遭遇打压,高端手机出货量大幅下滑,苹果则趁机抢占市场份额,才得以维持增长。IDC数据显示,到今年二季度,在中国售价超过600美元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苹果占据65%的份额,而华为则跌至18%。
但谁也没想到,华为强势回归。Mate 60 Pro横空出世,迅速售罄,有消息称,华为已将Mate 60系列手机下半年的出货量目标提升20%,全年新机出货量预计至少达到4000万部。智能手机市场本就饱和,且逐年萎缩,有人欢喜就有人愁。美国分析师预测,由于华为Mate 60 Pro的冲击,苹果2024年的iPhone出货量可能减少1000万部。因此,并非苹果不争气,而是华为太强劲。
02 “刁民”太多
给库克出难题的,又何止任正非。这次iPhone15系列最大的亮点是放弃使用11年的Lightning接口,转而采用Type-C,这直接导致一块大蛋糕被切走。市面上在售的Lightning接口充电线均为苹果官方自产或授权配件厂商生产,而成为苹果授权配件厂商需要支付巨额费用才能通过认证。有外媒计算过,苹果每年通过Lightning接口业务就能轻松赚取50亿美元。这种将每一分钱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的做法,让欧盟极为不满,双方自十年前就开始交涉,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直到去年4月,欧洲议会通过一项法律,要求到2024年底USB-C必须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强制标准。
丢掉数据线业务对苹果无疑是雪上加霜,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硬件市场总有一个难以逾越的天际,每家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必须寻求所谓的第二增长曲线。对于拥有超10亿活跃用户的苹果来说,基于硬件卖软件和服务是清晰且可行的选择。过去十年,苹果服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目前已达到20%左右,成为苹果第二大业务。高毛利、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正是软件与服务业务推动了苹果整体业绩的长期向上,但这种“雁过拔毛”的行为也越来越激起民愤。
扎克伯格指责App Store收取垄断租金,阻碍创新与竞争;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则“暗讽”苹果滥用市场地位;马斯克更是直言不讳:“苹果应用商店所收取的费用实际上是在全球范围内对互联网征税。”2020年8月,游戏公司Epic率先打响反抗苹果的第一枪,将其告上公堂。随后事态不断升级,包括音乐流媒体平台Spotify、约会软件Tinder母公司Match集团等在内的几十家公司共同成立应用程序公平联盟(简称CAF),联合反抗苹果的压迫。库克最终做出妥协,宣布对中小企业的抽成比例从30%下调至15%。但事情显然并未结束,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库克的头上。今年7月,超过1500名来自英国的开发者集体诉讼App Store的收费问题,要求苹果支付高达10亿美元的赔偿金额。世界各国也都在研究出台新法规,以期限制苹果通过垄断在全球“割韭菜”。一旦竞争环境发生变化,软件与服务业务可能面临重大不确定性,那可是几百亿美元的生意啊。
根据苹果公司发布的2023财年第一财季度财报,本季度公司营收1171.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滑5.48%;净利润299.98亿美元,同比下降13.38%。更令人担忧的是,除服务收入及iPad收入有所增长之外,iPhone、Mac和可穿戴设备、家具和配件等产品收入全线下滑。既有业务增长乏力,新产品也未能如期拯救局面。苹果的辉煌得益于智能手机行业的爆发,但也注定会随着智能手机的退场而落幕。想要继续留在牌桌上,唯一的出路是跟上时代步伐。
03 希望落空
智能手机之后,VR/AR被视为公认的下一代计算平台。早在2015年,苹果就开始组建AR/VR相关团队,项目代号T288,主攻代号N301的VR头显和代号N421的AR产品。过去几年,各大厂商纷纷推陈出新,唯有苹果始终保持沉默,外界一直猜测库克要憋个大招,届时或将直接平替iPhone,引领苹果再次辉煌。
今年6月,苹果终于发布了首款头显Vision Pro。该产品搭载Micro OLED双眼8K(单眼4K)显示屏,配备M2芯片以及全新的R1自研芯片,这是迄今为止头戴设备中最精细、最强的屏幕和芯片。此外,Vision Pro还配备了5个传感器、12颗摄像头、6个麦克风,实现眼球、表情、手势、姿态等全方位追踪,带来全新的交互体验。单纯从性能和配置上看,苹果这款产品极具竞争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快速转化为商业价值。
一方面,Vision Pro定价3499美元(约合人民币24850元)一台,已经吓退了不少消费者,况且现有应用生态根本无法支撑如此高的价值。另一方面,消费电子整体的不景气也间接拖累了AR/VR行业。根据IDC的数据,2021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达1123万台,同比大增92.1%,其中VR头显出货量达1095万台,年出货量正式突破1000万台。本以为会是奇点,结果却是顶点。2022年,全球AR/VR头显出货量为880万台,同比下降20.9%。据TrendForce之前的报告,由于新款高阶设备销售不及预期,2023年全球VR及AR设备出货量将进一步降至745万台。
有消息称,苹果最初给Vision Pro定下的首年销量目标是300万台,后来降到了100万台,到发布时又进一步降至30万台,可见公司对此也完全缺乏信心。退一万步讲,即便能实现年出货100万台,带来的收入增量也仅有30多亿美元,相较于每年近4000亿美元的营收来说微不足道。
这一次,苹果真的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