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前市场环境仍充满不确定性,但全球范围内已形成广泛共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最具确定性且值得深度挖掘的核心赛道之一。这场由ChatGPT等应用产品爆火引发的智能革命,不仅正式吹响了AIGC的主战场号角,更吸引了全球资本蜂拥而至。OpenAI以单笔100亿美元的天价交易,强势登顶今年上半年全球存量独角兽大额融资事件榜首。然而,在资本热潮之下,国内投资者的态度却显得颇为谨慎。”创业是否应该投身大模型赛道”这一疑问,已成为众多投资者心中挥之不去的困惑。在AIGC技术渗透到千行百业、融入生产生活各个场景的进程中,它究竟创造了怎样的实际价值?又解决了哪些核心需求?这才是当前亟待解答的关键命题。在此背景下,微新创想研究中心特别发布了《2023年H1 AIGC产业报告》,一方面系统梳理了AIGC技术自上半年爆发以来带来的深刻变革与发展前景,全面解析产业生态图谱,总结上半年投融资市场动态;另一方面深入剖析产业链各细分环节的发展态势,为AIGC技术的实际应用落地和生态建设探索更多创新路径。同时,微新创想将持续追踪AIGC赛道发展,定期推出系列深度报告,及时把握行业最新动态,科学预判发展趋势,精准洞察产业创新机遇。
【产业综述】
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继专业生成内容(PGC)和用户生成内容(UGC)之后,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内容自动生成的新型生产范式。过去,AIGC的发展受限于算法和算力瓶颈,但近年来随着算法模型与数据训练范式的持续迭代,AIGC产品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期。据预测,至2030年,AIGC产业将经历培育摸索期、应用蓬勃期、生态繁荣期三个发展阶段,这使其成为未来十年值得长期布局的战略性赛道。
【产业变革】
当前,AIGC正引领我们迈入全新的智能时代。从模型研发范式到数据训练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正在深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跃迁。文本、图像、视频等多模态内容生成正朝着自动化、高效化、高创意性和个性化方向发展,用户交互体验也得到显著提升。AIGC技术得以规模化赋能中小企业和C端应用场景,从而创造切实价值。MaaS(模型即服务)被视为大模型最理想的商业模式。一方面,2023年上半年云市场竞争白热化,大模型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另一方面,大模型的应用正逐步替代过去几年建设的传统AI应用,形成新的市场格局。生成式AI的赋能更创造了庞大的增量市场。在商业化进程中,不同类型的AIGC企业因资金、技术、场景等资源禀赋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同时还要应对市场、政策、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潜力】
AIGC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麦肯锡研究预测,若将63种生成式AI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每年可为全球经济贡献2.6万亿至4.4万亿美元的增长价值。
【产业环境】
政策与社会因素对AIGC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政策层面,无论是支持场景创新的相关举措,还是分类分级的监管措施,都体现出运用AI技术解决社会问题、发挥AI在加速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已成为时代共识。社会层面,AIGC在探索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安全、版权、欺诈乃至就业等社会问题。未来,我们期待通用人工智能(AGI)能力持续增强,使用开发更加便捷,结果更加可控,真正成为人类值得信赖的智能工具。
【AIGC产业链分析】
AIGC产业链可分为基础层、模型层和应用层三个维度:
【基础层】
基础层亟待技术创新和生态完善,尤其是AI芯片、算力调度、数据处理等领域,这些因素是当前制约AIGC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模型层】
模型层汇聚了互联网巨头、传统AI企业及明星创业公司,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以”规模出效益”为理念的通用大模型,以及强调”规模≠蛮力”的行业大模型+工具平台。大模型已成为近两年市场竞争的主战场,垂直领域落地和可信AI能力正考验着各大厂商的综合实力。
【应用层】
应用层目前因底层技术创新尚不稳定,呈现出产品类型丰富多元的特点,甚至可能与硬件产品深度融合,在AIoT领域开拓新的应用场景。此外,在用户体验和交互设计方面仍有较大优化空间,前期产品对市场推广的依赖度较高。随着新业态的涌现,有望催生新的行业巨头。
【投融资分析】
据睿兽分析统计,截至2023年6月30日,国内AIGC行业累计250家企业获得融资,涉及融资事件1077件,披露融资金额达3364.11亿元,参与投资机构1139家。
【投融资趋势】
从2014年开始,随着GAN、CLIP、Transformers等关键技术突破,AIGC迎来第一波发展高峰;2020年AI模型取得重大进展,基于Stable Diffusion等开源模型的上层应用迅速涌现,微软、OpenAI、谷歌等科技巨头的成功产品进一步引爆行业,2021年融资事件数量达到峰值(173件);近两年受整体投融资市场降温影响,呈现回落态势。2023年上半年,国内AIGC领域发生投融资事件58起,融资事件57起,披露金额事件36起,披露融资总额63.13亿元,涉及投资机构66家。
【热点地区分布】
2023年上半年,北京成为最活跃的融资地区,融资事件达24件,融资金额居全国前列。
【热点赛道分布】
2023年上半年,国内通用大模型与元宇宙/数字人、工具平台两个细分赛道融资事件数量相当,但远低于其他赛道,反映出初创企业技术研发和资源投入成本高昂(尤其是算力成本),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大额融资事件】
对比国内外今年上半年AIGC领域的大额融资事件,国外市场更为活跃。微软参投OpenAI、谷歌参投Anthropic、英伟达参投Inflection AI等交易引人注目,模型层竞争激烈。科技巨头的CVC(企业风险投资)动向以及与被投企业的合作模式备受关注。国内资本则相对谨慎,除美团收购光年(20.65亿元)外,主要来自minimax、潞晨科技、澜舟科技等头部企业自建大模型团队。
【结语】
厚雪长坡,AIGC产业具备长期发展潜力。在众多变量中,数据、算力、算法三要素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大模型应用落地创新实践将决定其放量空间和市场空间。能否形成数据闭环、商业闭环,则取决于技术进步、国家支持、巨头推动、生态建设、市场化教育的综合发展水平。政策与社会因素影响深远。随着AIGC产业生态日趋完善,技术成熟度不断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相互竞争、融合的现象将更加普遍。一方面,头部企业技术迭代速度快,其他企业追赶需要时间;另一方面,随着开源生态的繁荣,下游应用将更加注重企业场景应用的专业能力,以及垂直领域的数据和知识储备。在AIGC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类企业将面临不同的发展机遇。对比大模型厂商自用实现增量或降本增效,基础层厂商高性能硬件供不应求带来的红利,初创企业都天然缺乏先发优势。因此当前二级市场相对火热,一级市场相对冷静。但长期来看,随着AIGC上游土壤逐渐肥沃,有望孕育新业态、新巨头。中短期可关注具有ToB端大模型丰富经验的AI科技公司和工具平台,长期可关注ToC端应用层初创企业的颠覆式创新。以上内容摘自微新创想《2023年H1 AIGC产业报告》,更多详细内容、数据分析及氢能产业图谱,请登录睿兽分析获取完整版报告。
